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要做好“三个统一”.docVIP

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要做好“三个统一”.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要做好“三个统一”   摘要: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如何依托现有资源,充分发挥物质文化建设的作用,实现增强文化底蕴、美化校园环境、陶冶学生情操、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的目标呢?我们觉得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方面应该做到三个方面的统一。下面以湖南省示范高中――常德市鼎城区第一中学的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为例予以说明。   关键词:办学理念;办学特色;育人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9-0268-02    一、在办学理念上做到主旨内涵与外在形式相统一   一所成熟的学校不仅要有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还要有突出特色的办学理念。常德市鼎城区第一中学是一所拥有近百年办学历史传统的省属示范高中。学校创办于1922年,占地面积约189.7亩,现有师生员工近4000多人。学校最初创建名为“湖南省私立高级隽新小学”,后改为常德隽新初级中学,因为名称中的隽,有指隽拔、隽秀、俊逸之意,可解释为“卓异出众,俊逸超特”、“才智出众的人,出众的才智”、“优异出众,清雅秀丽”、“俊秀飘逸,超群拔俗,才智俊秀的不凡之士”。新,即革新,创新之意。原校名的立意旨在通过不断的变革和创新实现两个目标:一是达到办学卓异出众,超群拔俗之目标;二是培养俊逸超特,才智隽秀的不凡之士。“隽”是目标,“新”是方法。学校初创者早就为后人奠定了办学的思想,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学校以此确立了目前学校发展的核心理念为“隽新”。以前的校名“隽新”就是学校的灵魂,就是继续传承“隽新”的办学宗旨。为了贯彻“隽新”这个核心理念,学校将学生助学奖金基金改为“隽新奖学金”;对学校发展做出贡献的教工先进个人名称改为“隽新功臣”;青年老师竞赛优秀个人改称为“隽新之秀”;在完善内涵的同时,在文化建设硬件上进一步加以突显,将“隽新”二字雕刻在灵璧石上,竖立在校门这个醒目的地方,并在石头上的“隽新”下方诠释其内涵;制作了以“隽新”为主题的校徽悬挂在校门右上方;集体作词谱曲了鼎城一中校歌“隽新之歌”,并在校道旁砌台刻在红色大理石上;校园正中央的知鱼池中间的过桥改名为“隽新桥”,并用大理石雕刻镶嵌在桥中央的两侧;学校的多功能会议室改成了庄重、上档次的“隽新讲堂”,供教师上课,名家讲学;进校门的主校道也改名为“隽新路”。   为了与办学核心理念融为一体,学校又将“立志、正德、笃学、健身”的校训、“团结、务实、求是、拓新”的校风、“博学、严谨、务实、求精”的教风、“勤学、好问、善思、创新”的学风用镀金大字镶嵌在校门后上方,“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装点在学校中心地带的高三恒一楼顶的30多米移动发射塔上,高高屹立,勉励师生精业好学,鼓励师生追求卓越,进一步彰显学校特色。   二、在办学特色上做到秉承传统与开拓创新相统一   鼎城一中在利用原有优秀的文化成果和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的同时,更要着力打造与时代精神相吻合的精神产品。   为了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学校将30年前雕刻的至圣先师“孔子”高大石雕像,从校道的偏僻一隅请到主体建筑高三恒一楼正前方,寓意为“至圣先师”――孔子带领学校众多弟子一同前行。每年高一新生开学之初或高三同学毕业前夕,学校都要举行隆重的尊师重教活动,让学生懂得知恩、感恩,不忘母校老师培养之情。   校园正中央因地势低洼,建校之初,将其挖掘成长60多、宽35米、深2米见方的长方形水池,以前池塘西端水中造假山一座,东面安装喷水设施一套,池中投放少量的杂色鱼种,偶尔有师生欣赏。前年,在原有基础上将它打造成校园内文化建设中一个突出的亮点,围绕水池四周用1.5米高、间距2米的大理石柱连接起来,水池命名为“知鱼池”,并将名字刻在东、西两头石板中央,四周放置一些条椅,将收集的古代名家与鱼和水有关的诗词、警语、名言雕刻在大理石柱中间的石板上,供师生课余散步观赏,如“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强调的是实践;“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强调是要奋发图强,积极进取;“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不争”说明人的良好品质的重要性;“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说明了人们要追求的理想境界,等等。每至初夏,40多条着色耀眼的名言、警语与池中欢快畅游的锦鲤、盛开的睡莲、鲜艳的荷花、假山上鸣唱的小鸟构成校园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且其诗词、警语、名言还具有审美、书法价值,更具有哲理启迪的功能,不仅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文学素养和思想品质。   针对学生课余活动区域狭窄的不足,学校科学布局,将一幢破旧学生公寓楼撤除,改造为340多平方米的文化体育活动广场,中间增设了24个羽毛球场,扩大了学生活动空间,四周修建了设计新颖的18个校园宣传橱窗,充分展示了各年级、各班级、各科室、各学科的一些与工作

文档评论(0)

lnainai_s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