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说”突破享受语文的快乐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颁布让我们的语文看到了春天,语文课改的反思已然启动。我们语文到底教什么,语文到底是什么,怎样教学语文?这简单素朴的话题反复强调语文的本真属性,反复提醒我们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让我们反思我们的成长之路,语文教师应是学生学习和应用语文的指导者和帮助者。语文再热闹也离不开语言的品味与涵咏。
关键词:说;突破;语文;语言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9-0213-02
从语文学习规律入手,回归真实的语文学习状态,让学生成为主体,静静的读书,静静的思索,然后与同学、老师进行研讨,并有序的自由对话。所以我决定以说为突破口,从说上下功夫,巧设话题,选取贴近生活、切近现实的热点,焦点问题,以说促读,从而促进孩子有效主动地阅读,搜集资料,从而带动写作,减少束缚,实现学生自主写作,自由表达,乃至有创意的个性化表达。
我引领学生欣赏落日余晖,春草吐绿,月上柳梢,秋叶黄昏等优美意境,寒风袭来,冷雨飘落,引领学生观察述说放学路上的所见,所感。学生们的个性化表达和独特感受,我看到了他们的灵气。语文的营养如随风潜入夜的细雨,缓缓注入学生心中。至今刻骨铭心的是一次下雪的情景,我们相约走出教室,当时学生可以说是飞出了教室,他们有的迎着纷飞的雪花狂奔,个别男孩子俨然忘却天气寒冷,把外套一甩干脆来了空翻仰卧,任凭雪花飘落脸上,眼上,头发上,又忽而大吼一声,我恐慌地问咋了?“老师,我还想再脱下一件,我就是感觉太爽,太爽了。”有的学生伫立沉思,仰望苍穹,好像在对天诉说着什么;有的三三两两漫步徜徉;有的嬉笑追打,不时传来摔倒的欢呼声;有的小心谨慎捧起一朵朵雪花,任凭在手中慢慢融化,好像托起一个个精灵;有的沿着河边走,有的干脆坐下,看雪落水中的瞬间……学生回到教室时那恋恋不舍的表情神态,促使我顺势向下节课的老师借了一节课,引领学生说说刚才雪中的所见所闻,所做所为,所思所感。学生的兴致陡然升起,号称“小诗人”的李永达率先发言:“河边踱步,看河上下飞舞,纷纷落水寻不见,多少文人赞叹,唯有毛主席的《沁园春?雪》震撼。”边说边挥手指指窗外,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那才叫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真乃伟人气概。”他还没坐稳,他的同桌宋宗雷竖起了大拇指,“那当然,20世纪的神人,其诗境界必然开阔。”“我们不是赞颂毛主席诗词的气势,而是要畅谈雪中即景的收获。”我顺势接过话茬。“看花园的树木,挂满了雪花,让我不由得想起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美妙景象。”刚才雪中在树下徘徊的程国宇用她那百灵鸟般的声音说道。“真是温婉细腻”我颔许赞叹。这时同学们纷纷举起了小手,就像一颗颗初长的幼苗,我请第一个冲出教室的徐茂坤发言,问他为何那般着急,他若有所思,又恍然大悟般的欣喜。“老师,我终于明白了七年级时所学《咏雪》中的‘公大笑乐’的原因了。”不待我追问,他连珠炮似的道出了他的观察,“谢朗的‘撒盐空中差可拟’,只是说了起始下落的姿态,颜色相似而已,可是谢道韫的‘未若柳絮因风起’不但说出了颜色相似,更贴切地告诉了大雪随风飞舞的飘洒轻盈,也传递出冬天来了,下雪了,春天不会远了的可喜。难怪谢安会大笑。”这时全班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掌声还没落下,有“哲学家”称号的王丹阳站出来,故意顿了顿腔,咳了一声,慢条斯理地说:“枯树银花莽苍苍,纷飞飘洒从天降,我劝天公且莫停,下上一万年也行。”刚刚从兖州转来的朱珠声音有些涩,小声地说:“老师,我看到雪花落在我手上还在跳舞,它是幸福的,我看到她融化前的依恋,她很喜欢和我在一起的。我甚至听出了她走时的叹息无奈。”说到此时略有点哭腔。“心清如水,善良细腻的孩子雪花喜欢,我们更喜欢,不是吗?”平时很少发言的李孝红让我听。“我听到了,听到了”。我一边点头一边微笑示意她坐下。“我还听到了土地公公的长叹,他说我们这儿好长时间没有下雪了。”“哈哈哈,老师真是太会联想了。”看到同学们一个个露出羡慕的表情,我的确有点陶醉。“当然,还有好多同学没起来发言,我相信你们的认识也是丰富的,有个性的。”我转身朝向黑板,写下“一切景语皆情语”这句话,高兴地说:“同学们,刚才你们讲的河边,树上,草坪上,这就是我们平时强调的立足点的变化和观察的角度与顺序,刚才你们的反应或欣喜感慨或深沉遐思……就是你们个性化的情感历程,这恰恰是作文的真谛。把你们今天的收获记录下来不就是一篇绝妙的文章吗。”不一会儿学生们就唰唰地写完并交上了他们经过丰富的观察体验感受的文稿。这样,学生们自然就明白了观察的角度、立足点问题,并明白了用多种感官去描绘景物的方法,“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真谛自然领悟。正是在这一神圣的殿堂中、静谧的情境下,学生的能力和素养的芽儿在无声无息中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