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网络水军”还击西方批评.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俄罗斯“网络水军”还击西方批评   和很多网民一样,弗拉基米尔?涅斯捷连科过着“双重生活”。   现实生活中,这位49岁的基辅市民是个作家,热爱乌克兰的非主流文化;在虚拟世界里,他用“Adolfych”这个网名在Twitter、Facebook等社交媒体上发表评论,试图加剧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的对立。在俄语中,“Adolfych”有“挑拨离间者”之意。   8月1日,俄罗斯关于博客的新法规正式生效。按照规定,日均访问量达3000人次以上的博客作者必须向监管机构注册,必须将个人信息公布在博客上,不得假冒他人或发布虚假信息。8月7日,梅德韦杰夫签署法令,要求网民在连接餐厅、地铁、公园和其他公共场所的WiFi时,须提供证明自己身份的信息。   在这些举措下,如涅斯捷连科一样的网民依然可以用假ID对批评俄罗斯政府的帖子进行还击。   他们,是政府出资组建的“网络水军”。   美国《大西洋月刊》杂志称,在俄罗斯与西方世界愈发“离心离德”的现实中,俄罗斯政府早已斥巨资组织“网络水军”,对批评俄罗斯政府的声音进行还击。 “美国就是个充满漏洞的国家”   “据我所知,很多莫斯科人在阿伯卡茨共和国有小别墅。莫斯科人要是不把格鲁吉亚人赶走,把一个好端端的地方弄得破败不堪,就像他们在克里米亚做的那样,他们买得起别墅吗?”在一个最新发布的帖子里,涅斯捷连科写道。   在另一个帖子里,涅斯捷连科则为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宣布将对西方国家进行反制裁叫好。他用“让人崩溃的白痴”这句俄罗斯俗语,来嘲弄攻击俄罗斯总统普京的乌克兰网民。   虽然涅斯捷连科表示,自己在网上发表评论时“预设立场”,但并不以发帖换取报酬,与“有组织的网络水军”截然不同。“大多数‘网络水军’是有偿的,组织者只要花一小笔钱――每个月1000美元或更少,就能让他们按照预定的调子发声。他们忙个不停,有时发布一些有趣的东西,有时散布假信息。”   “互联网研究机构”公司就是“水军”的组织者之一。这家公司位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市库洛尔特内区,《圣彼得堡时报》称,该公司曾在网上发布招聘启事,诚邀“广大热爱网络、心存理想之士”加入,“以实现边上网边赚钱的梦想”。   那些能撰写报道或批评文章的博客作者,以及能根据文章撰写评论的人,是“互联网研究机构”想要招募的人。招聘启事上说,3个月的试用期过后,应聘者的薪水将至少为每月2.5万卢布(约合人民币4263元)。 克里姆林宫资助懂英语的俄罗斯人,让他们在《赫芬顿邮报》等美国网络媒体上为普京及其施政方针说好话。这些人发布的帖子多为情绪化的宣泄,如“跟普京比起来,奥巴马逊爆了”   《圣彼得堡时报》称,该公司负责原创内容的工作人员每天需撰写至少4篇文章,这些文章由专人发到社交网站上。在文章下发表评论的人每天须撰写100条评论。公司实行8小时工作制,中午提供免费的午餐。   该报记者问工作人员写些什么,一位年轻的协调员点开写手“alexmonc”的文章《纳瓦林是当代的希特勒》。纳瓦林是俄罗斯著名反对派人物、反腐活动,以批评普京闻名。   文章下的评论均表示赞同,比如“不要相信纳瓦林说的每一个字”、“如果纳瓦林上台,就会把我们国家卖个精光”、“美国培养人来统治我们这个国家,纳瓦林就是这种人”……   在一篇被该公司作为“范文”的帖子里,作者比较了美俄两国电影的优劣:“每一部(美国电影)都漏洞百出……因此我敢说,美国就是个充满漏洞的国家。” “这种电吹风带有政治含义”   阿列克谢?索斯科维茨是“互联网研究机构”的创办人,他年纪不大,曾在圣彼得堡市政厅担任青年政策顾问。谈到“网络水军”时,他表示,“这跟给某个品牌的电吹风写软文没什么区别,只不过这种电吹风带有政治含义。”   “早在5年前,网络评论就被克里姆林宫当成攻击对手的手段。现在网络上发生的一切并不新鲜。”俄罗斯互联网专家、有“俄罗斯互联网之父”之称的安东?诺西克说。   诺西克调侃道:“普图珀奇克现在一定后悔得要死!在她活跃于网络的那段时间里,政府的拨款没有现在这么多。”博客作者克里斯蒂娜?普图珀奇克曾在被称作“普京的近卫军”的俄罗斯青年团体Nashi担任重要职务。另据美国新闻网站“BuzzFeed”称,俄罗斯政府2014年付给“互联网研究机构”的费用高达1000万美元。   “网络水军”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但也有人认为,他们的作用没有多大。   俄罗斯政策分析师凯文?罗斯洛克就持有这种观点。他表示,俄罗斯“网络水军”不会改变美国人的政治观点。近年来,两国在孤儿收养、同性恋者权益、乌克兰纷争等问题上的分歧,让很多美国人对俄罗斯印象不佳。   “我不认为花1200万美元甚至1.2亿美元在网上发些帖子,就能对人们的思维产生根本影响,”罗斯洛克说

文档评论(0)

lnainai_s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