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洛因中毒性海绵状脑白质变性的CT和MRI表现.docVIP

海洛因中毒性海绵状脑白质变性的CT和MRI表现.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海洛因中毒性海绵状脑白质变性的CT和MRI表现   【中图分类号】R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2-0119-01   【摘要】目的:探索并总结海洛因中毒性海绵状脑白质变性的CT和MRI表现及特征。方法:对29例海洛因中毒患者分别进行CT和MRI,并分析其结果。结果:(1)病变广泛累及小脑、大脑白质及脑干、内囊后肢,小脑损害为重,特征为小脑中线两侧对称性边界清楚的类圆形蝴蝶样病灶;(2)CT显示为低密度界限清楚的对称病灶。MRI显示病灶为T1WI低信号以及T2WI高信号影,增强扫描无强化。结论:海洛因中毒患者脑白质的CT和MRI有明显表现,一旦出现小脑受损症状,一定要尽早进行脑部影像学检查以明诊断。   【关键词】海洛因;中毒性;脑白质;CT;MRI   海洛因滥用导致神经系统损害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脑白质变性的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国内未见报道,因此常常导致误诊。海洛因中毒性海绵状脑白质变性是一种经鼻烫吸海洛因有关的,主要表现为走路不稳,言语不清等小脑受损症状,主要累积脑白质的神经系统病症,海洛因中毒性海绵状脑白质变性于1982年由Wolters E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市首次发现[1].此后20年在日本、德国、比利时、美国及我国台湾等地区都有部分个案报道[2-5]。   1 临床资料   1.1研究对象   29例患者是我科2012年3月到2013年3月收治的住院病人,其中男25例,女5例,平均年龄为(35.3±5.2)岁。全部患者都有海洛因烫吸史,吸毒时间为1~10年,其中5例烫吸同时有静脉注射史。本组患者17例在戒毒开始后2~7d发病,8例患者在戒毒后1~2个月发病,2例患者在戒毒后4个月发病,1例一次吸食海洛因2g后即出现走路不稳,言语不清,第2天戒毒,戒毒过程中症状加重2例为夫妻在戒毒后第4天、第7天相继发病。患者的戒毒方式不同, 4例采用冷火鸡法,其余为药物戒毒。17例在戒毒所戒毒*,12例在个体诊所用药G所用药物包括美沙酮、硝基安定等。无其它药物应用史。无遗传病史。根据其小脑症状,有无病理征和意识障碍分为三期:I 期(小脑受累期)9例,Ⅱ期(小脑及锥体束受累期)15例,Ⅲ期(小脑、锥体束受累、意识障碍)5例。所有病例均符合Wolters等[1]和我们总结的诊断标准,其中11例经病理证实,大体脑标本可见白质肿胀,伴有囊性变,光镜下见脑白质呈空泡状改变。   1.2 检查方法   1.2.1 CT成像   头部CT采用Siemense Somatom Plus型螺旋CT扫描仪。常规横断面扫描10~11层,层厚及间距均为10mm。   1.2.2 MRI成像   MRI采用Siemense Magnetom Vision 1.5T型超导型MR扫描仪。自旋回波T1WI自旋回波或快速自旋回波T2WI,层厚10mm,间隔10mm,视野(FOV)230×230。1例行常规剂量(0.1mmol/kg)钆喷替酸葡甲胺(Cd-DTPA)增强扫描。   2 结果   全部患者幕上半球脑白质、小脑半球、内囊后肢及膝部、胼胝体压部及膝部,部分患者中脑、桥脑见双侧、对称性异常改变(表1)。5例CT表现为上述白质区对称性低密度;25例MRI均表现为T1WI呈低信号,T2WI及水抑制成像呈高信号,其中小脑病灶最具特征性表现:小脑中线两侧对称类卵圆形或蝴蝶样病灶,边界清楚。增强后病变无强化。脑室系统无扩大。前额叶深部白质无明显受侵。MRI较CT显示病灶更清晰(图1~3)。   3 讨论   CT与MRI 特征,本组病例影像学改变与VOLKOW等[6~9]报道的极为相似。特点有:(1)病变以白质广泛损害为主,小脑病灶最具特征性,呈类卵圆形或蝴蝶状。(2)两侧对称性分布。(3)无占位效应,增强后病变无强化。(4)脑室系统无扩大,皮层、中线结构不受侵犯。(5)MRI较CT显示病灶更清晰。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的发病机制不明,目前尚无特异性诊断手段。脑部CT、MRI能清晰显示病变部位,尤以小脑对称性类卵圆形或蝴蝶状病灶最具特征性,这是其他药物中毒性脑病或白质脑病所没有的影像学改变,因而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脑部CT或MRI的特征性改变可认为是目前诊断该病的主要指标。   参考文献   [1]Wolters EC,Van Wijngaarden GK, Stam FC,etal.leukocnce.phalopathy after“ inhalingheroin”pyrolysate[J].Lancet,1982,2;1233-7.   [2]Sempere AP,Posada l,Ramo C,et a1.Spongiform leucocncePhai

文档评论(0)

lnainai_s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