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流浪保护中心的救助困境与建议.docVIP

未成年人流浪保护中心的救助困境与建议.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未成年人流浪保护中心的救助困境与建议   [摘 要] 未成年人流浪人员在我国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中日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而未成年人流浪管理救助亦面临着不少重点难点,本文以L市救助站未成年人保护中心为例浅析了未成年人流浪保护中心的救助困境,以及社会工作的助人理念并给出建议。   [关键词] 救助困境;社会工作;建议   【中图分类号】 C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7-248-1   一、L市救助站未成年人流浪保护中心基本情况   L市救助站未成年人流浪保护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原有职工18人,因外调原因现有职工10人。中心实行二人轮班制度,即每两人一班,连续值班24小时,从早8点30到转天早8点30,再休息3到4天,这3到4天也包括护送救助人员返乡。护送人员编排从之前的2人送1人变为现在的3人送1人,护送方式包括大巴和火车。整个救助站有五个值班点,包括男院值班点、女院值班点、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值班点、一楼总值班点和门卫值班点。值班时间同上述中心一致。中心位于救助站二楼,配备有儿童活动室、淋浴房、男女宿舍和餐厅,为未成年人提供衣食住行等服务,并且安排简单的识字和游戏等学习娱乐活动。   中心的办事流程是:警察或者城管在街上发现流浪未成年人,将其带至救助站。1、在一楼登记室登记。2、再带至二楼未成年人流浪保护中心办公室登记。登记时填写入站日期、姓名、编号、性别、年龄、身体状况、籍贯、救助原因和后续的救助结果。同时填写需求评估表,包括个人状况、家庭状况、人格状况、社会经历、流浪经历、需求总结分析和救助预案。3、拍照存档。4、根据未成年人实际情况,调查其户籍地址父母情况真实性,联系所在地乡政府、村干部核实相关信息。信息核对无误之后由其亲人接走或者由工作人员直接护送至户籍所在地。其中如果遇到特殊困难群体,例如精神病、脑瘫、智障等无法询问出具体住址的,或者孤儿等确实没有亲人所投靠的,中心会在经过登报、体检和联系儿童福利院之后将其送进儿童福利院。中心的后续工作多集中在电话回访上,尤其是针对反复入站的未成年人,会定期联系其父母,询问近况、救助站还能提供哪些帮助。   二、中心未成年人流浪的原因   笔者走访了中心两位工作人员,他们说到在工作中所接触的未成年人,多以男孩为主,工作人员叙说未成年人流浪的原因大致如下:1、留守儿童,父母在外打工,爷爷奶奶又无力照顾,造成性格叛逆,继而逃学偷跑到L市。2、单亲家庭,父母因为离异或者一方死亡,缺乏足够的家庭关爱。3、家庭贫困,辍学外出打工被骗或者就以流浪乞讨为生。4、父母就以流浪乞讨为生。5、和家人赌气出走。女孩流浪的原因除了上述原因外,多以遭受家暴出逃和见网友被骗无法回家为主。   三、中心救助管理的困境   救助工作从03年之前的强制性收容遣送发展到03年以后出台的以自愿入站为主的救助管理办法出台,救助站经历了从执法型管理到服务型管理的转变。以中心为例,其中救助管理困境浅析如下:1、对未成年人的教育难问题。要实现孩子们顺利回归家庭、融入社会,没有一个教育的过程是不行的。把流浪儿童的救助工作只限定在帮忙流浪儿童联系家人并护送孩子回家,这个也许只是起到了把孩子送回家庭的功能,而不是使孩子回归家庭。流浪儿童之所以会外出流浪,贫穷等是个因素,心理因素才是导致大部分孩子外出流浪的主要原因。笔者走访的3位工作人员普遍反映来中心的未成年人多是顽劣儿童,谎话连篇,对女性工作人员态度蛮横,在宿舍大声吵闹,工作人员都束手无策。2、工作人员对待特殊群体的心理接纳问题。笔者走访的一位工作人员说“那些生活不能自理的、犯精神病的,你都要去端屎端尿地伺候,说不好听的,自己还没这么伺候过爹妈呢,但工作性质就是这样,只能硬着头皮来”。3、个别工作人员的职业倦怠问题。一位在中心工作了6年的工作人员告诉笔者“我真是觉得年轻人就不该来这,一点激情都没有,整天要被这些人搞疯了。这也就算了,可是工资不高福利不好,现在就是混日子。”   四、建议   针对以上困境提出的建议:1、救助与“亲情”关怀融合。由于兰州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面临接受全甘肃省的流浪儿童,所以工作量大,对待孩子工作人员应比较耐心地和其沟通、聊天以减少他们的敌对情绪。在儿童入站后,工作人员要时刻注意活动室和宿舍的动态,多多接触,以心换心。中心不仅仅是一个临时性的救助场所,于他们来讲更是一个温暖的家。2、救助与教育相结合。我们所说的教育既包括文化知识和心理健康的教育。流浪儿童心理都不同程度受到一定的扭曲,只有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才能让其体会到关爱与家庭的重要性。流浪儿童正处于受义务教育阶段,作为他们的临时监护人,中心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设了阅读、识字、数学、思想品德等课。除此外,中心最好可以借助社会工作专业学生

文档评论(0)

fa159y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