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挖掘百色乡土史,丰富历史教学内涵.docVIP

挖掘百色乡土史,丰富历史教学内涵.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挖掘百色乡土史,丰富历史教学内涵   乡土史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历史的缩影。中国历史悠久,每个地区都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乡土史料的文化积淀是深厚的。乡土史带有浓厚的地方文化色彩和乡土情味,学生对此有亲切感、认同感。将乡土史引入中学历史教学中有利于在美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实践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高。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地方的历史不仅与全国的历史紧密相连,而且还具有本地区、本民族的特征。经过多年的初中历史教学实践探索,我认为融乡土史于历史教学中能收到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一、乡土史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乡土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直接影响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和人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并可相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和交往能力。中学历史关注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大历史,主要从宏观角度演绎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较少兼顾各地、各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差异,因而影响了中学历史教学的生动性与鲜活性。但每当谈到与本地历史密切相关的话题时,学生情绪高涨,参与的积极性高。譬如,初中历史课本的“北京人”、“山顶洞人”这些原始社会历史的基本史实都是考古学的成果,对上述历史的教学如果仅仅利用图片和仿制文物辅助教学,学生很难形成正确的历史认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也不可能带学生到北京实地考察,但我们百色当地就有丰富的石器时代文化。早在80万年前,百色就有人类居住。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在百色盆地先后挖掘了百谷遗址、檀河遗址、杨屋遗址等古人类遗址群。从1986年起古脊椎所的黄慰文等人与广西地方考古部门连续多年在百色调查和发掘,使考古发掘石器的地点增加至百余处,遍及百色盆地各个地方,采集的石器已经超出5000件,这些石器数量多、种类全。出土的石器包括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两大类。器形丰富多样,有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敲砸器、切割器、穿孔器、研磨器、石斧、石锛等。此外,还有一定数量的石核和石片。 如果教师能结合课本组织学生实地(右江博物馆或遗址)参观并进行讲解,使其置身于具体的历史情境之中,学生自然会深刻感受到所学原始社会历史知识的真实性、具体性,也比较容易理解我国原始居民的生活,并得出从远古起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劳动、斗争、生活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的历史结论。教学中,教师把课程知识点与乡土史结合起来,以乡土史印证中国史,激发学生对家乡史的探求欲望和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二、引用乡土史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力量,是动员和鼓励中国人为祖国的生存发展前仆后继、奋斗不息的一面旗帜。爱国主义是有具体内容的,应该从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开始。将乡土史穿插于历史教学中,有助于使学生了解家乡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和英勇斗争的业绩,从而体会家乡的可爱和祖国的伟大。例如在学到明朝民族英雄戚继光抗倭的历史时,可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家乡百色就有一位抗倭的民族女英雄瓦氏夫人。明朝嘉靖年间,倭寇猖獗,经常在东南沿海江浙闽粤一带侵扰,严重地破坏了当时人民正常的生产生活,成为当时我国的巨大祸患。而当时朝廷腐败,官军无能,在这个紧急关头,朝廷不得已征调广西壮族土官所属的“兵”和其他少数民族的部队前往江浙沿海抗倭。瓦氏夫人带兵经过几千里的跋涉,来到抗倭前线。四月,倭寇4000余人大举进犯嘉兴。瓦氏夫人一马当先,壮族兵冲锋陷阵,“舞戟如飞,倭寇畏之”,纷纷抱头鼠窜。此役一举歼敌3000余人,给倭寇以毁灭性打击,扭转了东南沿海的抗倭战局。六月,瓦氏夫人率军又斩获倭首300余级,烧毁海盗船只30余艘,令倭寇闻风丧胆。“兵”连连告捷,屡建奇功,大大鼓舞了沿海人民的斗志。至今江浙沿海仍广为传颂“花瓦家,能杀倭”的民谣,广西百色田阳也流传着瓦氏统帅“兵”英勇抗倭的故事。朝廷因瓦氏夫人抗倭“三战三胜”而封其为“二品夫人”。通过对这段地方史料的讲述,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及其对家乡的自豪感和保卫祖国的责任感。此外,我还组织学校历史学习小组参观了田阳城郊的瓦氏夫人陵园,满足学生向这位民族英雄表达景仰之情的愿望,学生经过寻访,还找到当年散落于百姓家的瓦氏夫人墓的石料。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挖掘自己身边的乡土史料,让学生了解先贤们为振兴家乡所做出的种种努力,才有可能让他们树立爱我中华、兴我百色的理想。这是那些空洞的、概念化的说教无法达到的效果。   三、乡土史也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极好教材   祖国各地都有着我们祖先洒下的血汗和创造的成果,以及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通过讲述英雄人物和革命老前辈浴血奋战、出生入死、顽强斗争的生动史实,教育学生继承和发扬革命光荣传统,树立   起振兴中   华人人有责,为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祖国而献身的精神。每个地区的革命斗争史都和我国革命解放事业紧密相关。就百

文档评论(0)

jingpinwed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