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教学设计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可持续发展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工业革命后,人类对人地关系的不正确认识,导致人与环境尖锐对立。
2.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3.认识人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发展观与环境观,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与必然性。
二、过程与方法
1.分析各历史时期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认识人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2.在学生找材料、分析材料的过程中,锻炼搜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
3.鼓励学生了解环境问题对人类的威胁,引发学生分析造成环境问题的原因。
4.以讨论案例的方式引导学生全面理解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原则。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发展观与环境观,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与必然性。
2.将“环境观”与“发展观”统一起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四、教学重点 可持续发展理论。
五、教学难点 可持续发展系统示意图的分析。
六、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及课件。
七、课时安排 建议用时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建议] 建议教师列举几个常见的环境问题案例,围绕展示的案例,提出几个探究问题导入新课。
[情境导入]
春秋时代的管仲是我国古代人地协调和因地制宜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管子·地员》篇中提出:“地者政之本也,辨于土而民可富。”表达了人类积极顺应和合理利用自然环境的思想。
庄子认为:“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
北魏的贾思勰在《齐民要术·种谷·第三》中提出:“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反映了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地思想,即农作物的种植必须与当地的土壤、气候等条件相适宜。
墨子认为“顺天意而得赏”,承认人应该按自然规律办事。
《吕氏春秋·首时》中提到:“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
【思考】 你知道人类对地理环境的认识大致经过了哪些阶段吗?
1.识记: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环境问题的表现、分布及其实质;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2.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原则。
3.应用:学会判读人类社会与环境的模式图,学会结合相关资料分析环境问题的表现、原因及防治措施。
学生用书[P86~P87]
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
1.采集渔猎时代:崇拜与依赖环境,人地保持原始的平衡关系。
2.农业文明时期:改造自然,人类与环境对抗性增强,环境遭到破坏。
3.工业革命以来
二、直面环境问题
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1)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占据一定环境空间,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
(2)人的新陈代谢和人类消费活动的废弃物要排放到环境中。
(3)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和行为,会得到环境不同的响应。
2.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与表现
(1)资源短缺、生态破坏
①原因: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
②表现
(2)环境污染
①原因: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导致环境质量下降。
②表现
3.环境问题的分布
区域 环境问题 全球 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土地荒漠化 城市 环境污染 乡村 生态破坏 发达国家 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 发展中国家 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都很严重 [图表导读]
1.读教材图6.7开垦荒地引起的恶性循环示意,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们为什么要不断地扩大耕地面积?
(2)人们是通过什么方式扩大耕地面积的?你能举一个具体的例子说明吗?
(3)这些扩大耕地面积的方法会带来哪些负面影响?你认为这些影响在短时期内能消除吗?
(4)耕地面积虽然扩大了,但是并没有像人们期待的那样解决了吃饭问题,反而越来越穷。请你说说其中的道理。
提示:(1)该地区粮食不足,单产不高,不能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扩大耕地面积可提高粮食产量。
(2)人们主要是通过围湖造田、填塘塞河、开垦草场、毁林开荒、破坏植被等方式扩大耕地面积。例如,黄土高原地区由于人口增长较快,对土地的压力较大,农民主要依靠扩大耕地面积来增加粮食产量,主要采取了向陡坡地、林地、草地要粮的措施,造成植被的破坏,形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3)围垦湖海、填塘塞河会破坏水利,使水产减少;开垦草场导致牧业缩小、草场过载、植被破坏;毁林开荒、破坏植被易造成风沙侵蚀和水土流失。这些影响会破坏生态平衡,使生态环境恶化,而且这些影响在短时期内不能消除。
(4)该地区人口文化素质较低,生态意识淡薄,人们长期采用有害于环境的生产方法盲目扩大耕地面积,结果使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自然生产力下降,形成恶性循环,不但解决不了原有的问题,反而产生了更严重的环境问题、经济问题。
2.读教材图6.8污染的形成,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人类活动主要导致了哪些污染?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教案.doc
- 3月宁夏高考化学研讨会交流课件:无机化工流程题复习策略.ppt
- 《高考直通车》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课件第10课幂函数.ppt
- 《高考直通车》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课件第11课指数与指数运算.ppt
- 《高考直通车》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课件第13课对数与对数运算.ppt
- 《高考直通车》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课件第14讲对数函数.ppt
- 《高考直通车》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课件第12课指数函数.ppt
- 3月宁夏高考化学研讨会交流课件:基于常用仪器和基本操作等核心内容提升学生的化学实验和探究能力(马翠玲).ppt
- 《高考直通车》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课件第15讲函数的图象与简单变换.ppt
- 《高考直通车》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课件第16讲函数与方程.ppt
- 一师一优课2016-2017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2教学设计:6.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1Word版含答案.doc
- 一师一优课2016-2017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2教学设计:6.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4Word版含答案.doc
- 一师一优课2016-2017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2教学设计:6.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6Word版含答案.doc
- 一师一优课2016-2017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2教学设计:6.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7Word版含答案.doc
- 一师一优课2016-2017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2教学设计:6.2《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1Word版含答案.doc
- 一师一优课2016-2017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2教学设计:5.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7Word版含答案.doc
- 一师一优课2016-2017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2教学设计:6.2《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4Word版含答案.doc
- 一师一优课2016-2017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2教学设计:6.2《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6Word版含答案.doc
- 一师一优课2016-2017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2教学设计:6.2《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3Word版含答案.doc
- 一师一优课2016-2017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2教学设计:5.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4Word版含答案.doc
最近下载
- 2009石油化工行业检修工程动工预算定额说明.docx
- YB∕T6294-2024 锌铝合金镀层弹簧钢丝(报批稿).pdf VIP
- TSGZ6001—2019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规则正文.pdf VIP
- 新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pdf VIP
- 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初一新生入学分班考试真题含答案.docx VIP
- 2025年西藏高考理综真题试卷及答案.docx VIP
-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 VIP
- 超市经营服务方案.docx VIP
- 腐蚀数据与选材手册-校对版.xls VIP
- 六年级下册语文试卷-《金色的鱼钩》一课一练(含答案)人教部编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