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也要花点翻译功夫.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歌鉴赏也要花点翻译功夫.doc

诗歌鉴赏也要花点翻译功夫   中小学的古诗文教学以及中高考一般只要求文言文的翻译,没有人提出诗歌(词或散曲)的翻译。传统的诗歌教学重视朗诵、默写和意象的识别、意境的把握、形象的分析、风格的体悟、主旨的归纳、手法运用及效果的探究等。从具体的教学实践看,必须提出并重视和研究这个问题,我们在对诗歌进行教学和训练时,要刻意引导学生在翻译上一定过关,要对学生进行严格、细致、实效、持久的训练。   所谓“诗歌翻译”,实际就是对整首作品在深入把握、全面理解、融会贯通的基础上,形成合理自然、流畅完整、基本体现原文内容、意境、结构、情感和风格的书面文字或心中想到而且口中也能大体说得出的语言,即“心译”。诗歌不同于文言文,文言文在扫除了字面障碍后对主要内容也就基本上把握了,诗歌却不然;诗歌不同于现代散文、小说、戏剧,也不同于现代白话诗,现代的这些作品,除一些含蓄深刻、意蕴丰富,运用特殊的手法,如比喻、象征和联想等寄托其特有的信息的短语、句子,字面上的意思理解起来并不费力,但古诗不同。上句理解了不一定理解下句,上下句理解了它们合起来又是什么意思未必懂,整篇作品各句大意把握了,不一定理解隐含在背后的更多的信息,意象清晰了不一定能掌握其自身形成的特有的意境,进而理解其表达的思想情感和价值取向等等。从教学实践看,学生诗歌鉴赏题得分率相对较低,他们往往感到头疼,觉得无从下笔。笔者认为,主要原因还是对整个作品缺乏全面理解,看不清或不能全面把握其内涵。因此,有必要在诗歌教学中或做诗歌鉴赏题前引导学生做一番“翻译”工作,把诗歌“翻译”作为做好这些工作必过的硬门槛。   高考考纲要求什么,高考实际考了什么,现以江苏2009-2010年为例。江苏高考考纲表述为:“鉴赏评价,能力层级为E级。考查材料的选择,以唐宋诗词为主,也可选择其他时代、体裁的作品。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把握作品内容,注意传统文化底蕴和表现方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全面理解,深刻领悟。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和作者,评价其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   近两年江苏高考诗歌鉴赏题为: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0分)(答案为江苏省教育考试院提供)(2009年)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注]。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注】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   ⑴这首词中的对比是由哪两个句子领起的?“万岁山前珠翠绕”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分)   答:想当年,到而今。借代。   ⑵词中写了哪些“风尘恶”的景象?(4分)   答:铁骑满郊畿,士兵“膏锋锷”,百姓“填沟壑”,千村寥落。   ⑶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4分)   答:由开头对昔盛今衰的悲慨,对外敌入侵践踏大好河山的愤恨,对统治阶层奢侈误国的隐隐痛心,对抗击敌人收复失地的决心,转到想象中“提锐旅”“清河洛”之后再登黄鹤楼的舒畅心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答案为江苏省教育考试院提供)(2010年)   《送魏二》(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   (1)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2分)   答:橘柚香。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2)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4分)   答:惜别知音,借酒浇愁;凄凄风雨烘托悲凉的心情。   (3)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4分)   答: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通过想象拓展意境,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   评析:2009年的试卷选的是岳飞的一首词,难易适中。对岳飞这位抗金英雄,学生应该十分熟悉并且非常景仰,不但在历史教科书中学了,江苏考生还在高二的选修专题《唐诗宋词选读》中学习了他的一首几乎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作品《满江红?写怀》(怒发冲冠),而且,岳飞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象征性符号,已深深烙印在他们灵魂深处,选这样的人物,这样的作品,对学生人生理想的确立也会发挥很好的导向作用,这样看来,选材上体现了试卷应有的良好的社会功能和价值取向。作品共出了三道题,第一题针对考纲的第一点,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