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孙岳与邓宝珊:世交之谊连襟之情.doc
孙岳与邓宝珊:世交之谊连襟之情
孙岳与邓宝珊都是早期“同盟会”会员,他们不仅脾气相投,而且有共同的志向,他们以同志加连襟的关系戎马战场,生死与共,在与军阀的斗争中,彼此支持,相互配合,共同演绎了一段轰轰烈烈的中国近代革命史实。
孙岳(1878-1928)字禹行,高阳县西庄村人,明末抗清英雄孙承宗第十世孙。1904年考入保定武备学堂,毕业后任北洋军陆军第三镇中校参谋官,辛亥革命后任苏、淞、宁、扬、镇五路总司令,1913年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时任讨袁军第一路总司令。1917年在保定创办漕河军官教导团,后创立直隶保卫团,不久改为直隶义勇军,自任司令。1924年任京畿卫戍司令,为“北京政变”主要领导人之一,授陆军上将衔,同年冬任直隶督军兼省长。冯玉祥出国后任国民军对奉军作战总指挥,后任西北军高级顾问。1928年5月27日病逝于上海,葬于北京西郊温泉显龙山。
邓宝珊(1894-1968)字瑜,甘肃省天水人。1924年10月随同冯玉祥、孙岳、胡景翼发动“北京政变”,任国民第二军第七师师长。1933年3月任甘肃省主席,11月任国民政府新编第一军军长。1936年授陆军中将衔。1937年抗战开始时升任第二十一军团军团长,后改任晋、陕、绥边区总司令,驻陕西榆林与红军为邻,一直与延安保持友好关系。1949年协助傅作义与解放军进行和平谈判,促成了北京和平解放。解放后出任甘肃省省长、全国政协常委、国防委员会委员、民革中央副主席等。1968年11月27日病逝于北京。
孙、邓联姻
孙岳早年致力反清活动,加入“同盟会”。1911年响应武昌起义,领导了滦州起义,起义失败被袁世凯通缉。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又遭袁追杀,遂隐避陕西华山。在华山跟邓宝珊结识,并与“同盟会”会员胡景翼、续桐溪、何遂、续范亭、井勿幕、刘守中等人组成“共学团”,以讲学为名继续从事革命活动,以后被称为“华山聚义”。
邓宝珊十六岁就参加了“同盟会”,1912年响应武昌起义,随同革命军在伊犁与清军作战,可以说是甘肃志士参与革命大业的领先者。袁世凯窃取革命成果后,邓宝珊又积极参与倒袁活动。1913年伊犁革命党人遭捕杀,邓宝珊遂赴陕西寻找“同盟会”同志准备继续反袁。
1917年4月邓宝珊任胡景翼部三营营长,因反对上司陆军第三旅旅长陈树藩投靠段祺瑞,遭到陈的忌恨。邓宝珊得知陈树藩欲诱杀自己的消息,便到时任大名镇守使、十五混成旅旅长的孙岳处躲避。邓宝珊的到来孙岳非常高兴,于是喜而接纳并与之朝夕相处。孙岳夫人崔雪琴对邓宝珊也怀有好感,遂将22岁的妹妹崔锦琴介绍给他,订为秦晋之好。不久邓宝珊领导“反段(祺瑞)倒陈(树藩)”、“三元起义”等护法运动, 直到1922年才和崔锦琴正式完婚。婚后生活美满幸福,邓宝珊胸有韬略,腹有文墨,崔锦琴知书达理,善解人意,互为匹配,珠联璧合。
邓、崔联姻,孙岳与邓宝珊的交往更为密切。1924年10月24日孙岳与冯玉祥、胡景翼、邓宝珊发动“北京政变”,推翻了贿选总统曹锟政权,有力制止了第二次军阀混战,政变前夕崔雪琴以总统夫人孙菊仙义妹的身份,深入总统府与曹锟打牌,麻痹、监视曹锟并传递消息。
“北京政变”成功后组建国民军,冯玉祥任国民军总司令兼第一军军长,胡景翼为副总司令兼第二军军长,孙岳为副总司令兼第三军军长,邓宝珊任国民第二军第七师师长。1925年8月直奉、直鲁联军进逼国民军,国民二、三军联合抵御。这时兼任陕西军务督办的孙岳,命令邓宝珊担任前敌总指挥,抗击敌军进攻。
国民军的举措得到了共产党的支持,李大钊发文痛斥军阀穷兵黩武、祸国殃民,并号召全民进行抵制。1925年12月,在邓宝珊的指挥下赶走了奉军,接着天津之役又击败直系军阀李景林,邓宝珊在战斗中负伤。攻下天津后孙岳任直隶军务督办兼省长,邓宝珊为直隶军务帮办。这一阶段邓宝珊受孙岳影响,对共产党有了初步认识和接触,从而奠定了他以后北伐中与共产党积极合作,抗战时期与延安保持友好关系的基础。
1926年9月,国民军在绥远举行誓师大会(史称“五原誓师”),组成国民联军,通电全国,拥护南方国民革命继续北伐。孙岳与邓宝珊参加了五原誓师,12月,孙岳因病将第三军军权交与参谋长徐永昌,随后赴上海医病。邓宝珊担任革命联军援陕前敌副总指挥,继续与军阀斗争。
1928年5月27日,国民政府陆军上将、国务委员孙岳不幸去世,邓宝珊亲自赴上海迎接孙岳灵柩归返北京。由冯玉祥、李烈钧、于右任、邓宝珊、何遂、徐永昌等人发起,原国民军将领数十人捐资,国民政府出面在北京西山温泉显龙山下修建了孙岳将军陵园,陵园内的墓地、纪念堂、匾额碑碣等均由当时的党政要员书文题字。
两家世交持久
孙岳逝世后,邓宝珊与孙家遗族的友谊与交往,对孙氏的关心体恤并未因此中断。
1937年,“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