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探究初唐夷夏观、藩属观、天下观与极盛疆域的形成关系
探究初唐夷夏观、藩属观、天下观与极盛疆域的形成关系
本文所谓的初唐,是指学界所认同的唐朝建立后约百年的时间段内,即从高祖即位至玄宗登基前的这段时间( 618 - 713) 。在这段时间内,本文着重关注太宗和高宗的夷夏观、藩属观、天下观及其与极盛疆域形成的关系。极盛疆域的出现与综合国力最强时的盛唐时期( 玄宗开元、天宝时期) 具有不同步性。据新、旧《唐书》、《唐会要》、《册府元龟》等史书所载,唐代的疆域达到最为辽阔时,是在高宗时期。武则天至玄宗时期,突厥汗国的兴起及西域藩属体系的混乱,造成唐代北疆、西域藩属的内缩,因此,那时的疆域不是最大的。据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隋唐五代十国时期》所绘,高宗总章二年( 669) 唐代的疆域最为辽阔。但由于行文需要,有时也涉及盛唐的一些内容。极盛疆域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初唐统治者有着开明的夷夏观、规范的藩属观和明确的天下观。本文就初唐时期的夷夏观、藩属观、天下观与唐代极盛疆域之间的关系作一番观照,主要通过对史料的爬梳与钩稽,来探讨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影响。
一、初盛唐时期的夷夏观、藩属观、天下观
中国古代有华夷之辨的传统。夷即四夷: 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古代华夏民族居于中原,文明程度较高,周边民族文明程度相对落后,逐渐产生了以文明礼义为标准进行人群分辨的观念,合于华夏礼俗文明者为华,不合者为夷。华夷之辨,不以种族为标准,而以文化礼义作量度。
《礼记注疏》卷12《王制》: “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 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 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 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中国、夷、蛮、戎、狄,皆有安居、和味、宜服、利用、备器。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由此可以看出,在上古时期就持夷夏有别的观点。先秦及两汉时期,夷夏有别的显著特点就是“中华正统”和“贵中华,贱夷狄”。这种传统夷夏观到了魏晋南北朝受到了严重冲击,传统的夷夏观开始发生变化,汉族政权和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文化差异逐渐缩小,进而逐渐相互认同。
初唐时期,尤其是以唐太宗为代表的统治者虽然也用蛮夷、夷狄等称呼边疆民族,但更多的是对边疆民族的尊重。据《唐会要》卷93 载,太宗认为“夷狄亦人,以德治之,可使如一家”。《资治通鉴》卷197 亦载,太宗曰: “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 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资治通鉴》卷198 载唐太宗曰: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所引材料中体现出的唐太宗对于四夷的看法,就是视华夷如一,基本上代表了初唐统治者的夷夏观。这一观念是在继承前代基础上形成的,与“中国百姓,天下本根; 四夷之人,犹于枝叶”相比,具有较为开明、进步的一面。应当承认,初唐统治者在处理边疆民族问题时,也不时流露出歧视四夷的倾向,甚至带有大唐中心主义和汉族优越色彩,更兼朝中有很多深受传统夷夏观影响的大臣,他们的思想势必对统治者的观念形成重大影响。但是,“华夷如一”的夷夏观,在处理与边疆民族的关系时,确实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藩,又作“蕃”、“番”,有一个义项为“藩邦”、“藩国”,指称臣的边疆民族政权。先秦时期,主要是服事制统治体制。《国语》卷1《周语上·祭公谏穆公征犬戎》: “夫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蛮夷要服,戎翟荒服。甸服者祭,侯服者祀,宾服者享,要服者贡,荒服者王。”服事制度的核心就是要求各诸侯国和藩国朝贡。秦统一六国后,“大一统”观念逐渐形成。两汉时期,在“大一统”区域的“九州”之外,存在一些边疆民族政权,如同护家的藩篱。李大龙在《汉唐藩属体制研究》第一章《两汉王朝藩属观念的形成和发展》中认为,汉代的九州之外,出现了两层不同的藩卫体系,一是与汉朝保持臣属关系的被称作“外臣”、“藩臣”的边疆民族; 二是与汉朝没有臣属关系或联系不密切的民族政权。前者处于“九州”外围,为汉朝郡县的外层防线,好像家的藩篱,因此称之为“藩”、”藩臣”; 后者是汉朝防范的对象,但更希望在处理与他们的关系中取得主动,泽以恩德,于是产生了藩属观念。有着藩属关系的边疆政权必须接受汉朝中央政权的册封、朝贡、朝见、纳质等条件。在处理中央与藩属之间的关系上,初唐统治者继承和发展了汉朝的藩属观念。在初盛唐君主看来,汉代的两层藩属体系中的边疆民族政权,都应与唐朝建立藩臣关系。在这种观念之下,藩属关系通过以下途径建立: 一是边疆民族政权主动称臣、纳质、接受册封,双方建立藩臣关系; 二是通过战争征服,边疆民族被迫与唐建立藩臣关系; 三是唐朝通过德政影响边疆民族,进而与边疆民族建立藩臣关系。
“天下”一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2420240805.pptx VIP
- 【精编版】部编教材四年语文上册全册课后作业(含答案解析) .pdf VIP
- BHE-336F风电-光伏箱变智能监控装置说明书.pdf VIP
- 通力电梯LCE无机房KDM KDL中文注释版电气原理图.pdf
- 第二单元+探索+3+物联网的定位技术+课件+2024—2025学年苏科版(2023)+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人教版美术七上 第一单元第1课《情感的表达》课件.pptx
- 2025年招聘考试宝典物流经理竞聘笔试模拟题与答案详解.docx VIP
-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21).doc VIP
- 关于勤奋学习的名人故事(通用63则).docx VIP
- 2025年压裂装备市场分析报告.docx
- 软件下载与安装、电脑疑难问题解决、office软件处理 + 关注
-
实名认证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