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傣族与藏族人名相似性研究.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傣族与藏族人名相似性研究.doc

傣族与藏族人名相似性研究   摘 要:人名是一种语言符号,更是一种社会文化范畴。毗邻的地理位置、相同的宗教信仰以及历史上长期存在的政教合一的社会制度,使得藏族和傣族两个民族在人名方面具有很多相似之处。   关键词:人名;藏族;傣族   人名属于社会文化范畴,它以语言为形式,包含着丰富的社会文化内容。藏族和傣族人名与其宗教信仰、社会制度、等级结构都具有密切联系,因此二者存在较大比较价值。在民族文化研究中,各民族文化的比较研究日益引起关注,尽管对于藏傣两族各自的人名研究已经很成熟,但学界关于两族人名的比较却几乎没有,因此,笔者拟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之上,对两个民族的人名作出比较与分析。   一:藏族与傣族人名的相同点   (一)有名无姓[2]   藏族缺乏姓的概念。大约从元代起,藏传佛教各教派的大喇嘛、大活佛、地方上的土官等均有元、明、清各帝王朝廷获赠的封号、尊号,且越来越多,由于他们对帝王的崇拜,常常把封号、尊号置于本名前,原来的形式反而不用。久而久之就产生了不用姓氏,只用家族名和本名的习俗,而且藏族的名字字数多,再加上姓氏,称呼时很不方便,所以经常只呼名,不称姓,因而也就形成了今天藏族人有名无姓的特点。   在傣族等级社会中,平民集团是有名无姓的。贵族男子为了便于在官场上跟汉族交往会使用汉名,而几乎所有的汉名都是刀姓。   (二)命名方式   在命名方式方面,傣族和藏族存在很大的相似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乳名无平民百姓与贵族区别。藏族和傣族几乎全民信教,根据佛教教义“众生平等”的观念,两族人名虽有性别标志却无尊卑等级观念。如“香”在傣族中是“宝玉”的意思,而“香”这个名字不仅可以用于贵族,也可以用于平民,例:召孟香(贵族),艾香(平民)。再如藏族,名“多杰”意为“金刚”,亦可同时用于不同等级,如朗顿?多杰(贵族,朗顿为封地名),邦达?多杰(商人,邦达为商号名)。   2.用宗教术语命名。藏傣两族是全民信教的民族,从最初信仰原始宗教到后来信仰佛教,用佛教术语命名不仅是对佛教至高无上的崇拜,也有祈祷人生平安的意义。如藏族中,“贡巴”(寺院)、“次成”(戒律)、“释迦坚参”(释迦是佛教创始人,坚参是宝幢的意思)等等。再如,傣族中,“帕西利”(菩提树)、“胆”(献佛)等。   3.用自然意境命名。从原始社会到今天,人们在依赖自然的同时也学会用自然来装扮自己和美化自己,人名就是其中的重要体现。佛教传入藏区后与原始宗教苯教融合形成独特的藏传佛教,藏传佛教宣扬“六位一体”,因此藏族人民对自然就表现出更多的迷恋与挚爱,因此自然意象也就成为了人们的审美对象,如人名中的“尼玛”(太阳)、“达瓦”(月亮)等。体现在傣族中,则有“宛”(太阳)、“永罕”(金孔雀)等。   4.取名时往往寄托一定的情感,表达某种愿望。在藏语里,如祈求生育愿望的名字:“参木觉”(停止、终止生育)、“吾赤”(汉族称招弟,祈求下一胎生男孩)、“吾嘎”(喜欢儿子)、“扎桑”(头发厚密的,藏族人认为刚出生的孩子有厚密的须发,那预示着一生顺利)。同样,此类名字在傣族中也有很多,常体现在一些表示金银财宝的词语,如“罕”是“黄金”、“恩”是“白银”等。   5.对于重名现象的处理。由于个体称的命名方式只有五六种,傣族中的重名现象比较多见。这一点在藏族中也有较明显的体现,藏族人因无姓,随活佛或父母随意取名,因而重名现象也较多见。而对于重名人的区分往往采用附加修饰语的方法,在傣族中这个修饰成分可以是处所环境名或人体特征名等等,在藏族中可以是籍贯、性别、年龄、高矮、胖瘦等。如“甲巴?达瓦”(胖子达瓦)、“朵来?达瓦”(矮子达瓦)。   (三)人名的性别差异   我过有很多少数民族常在人名中使用一定的字来区分性别,在傣族和藏族中这一点也尤为明显。西双版纳傣族中,平民用“岩”(或艾)和“玉”(或依)二字区别男和女,如“艾胆”(男孩,“小子 献佛”)、“依宛”(女孩 ,“姑娘 太阳”)。贵族阶层又有不同的代表字,孟级:“召孟香”(男孩,“尊主 宝玉”)、“孟?R永罕(女孩,“小姐 金孔雀”);翁级:“召温”(男孩,“主子 老大”)、“?R沾”(女孩,“小姐 缅桂花”)。代表字不仅体现了性别差异,也体现了傣族社会的等级差异。   藏族人名中性别区分标志也十分明显,可以根据人名立刻判断出男女性别。这主要是藏族人名中以名字后加两个字音来判定。如:后加两个字里出现“卓玛”、“措毛”、“拉毛”、“桑毛”、“巴毛”等多用于女性,而男性以“才人”、“占堆”、“伦周”、“旦周”等应用多,另外男女名字里还有一个内容方面区分,即植物名称女性为多,动物名称男性为主。   (四)命名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汉族影响。   我国自古以来民族众多,但是在众多民族文化中,汉民族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