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对水溶液全循环法尿素装置中采用的增产节能技术评估.pdf

对水溶液全循环法尿素装置中采用的增产节能技术评估.pdf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水溶液全循环法尿素装置中采用的增产节能技术评估.pdf

第十八届全国尿素厂年会论文资料集 42 ●_一 对水溶液全循环法尿素装置中 采用的增产节能技术评估 钱镜清 (全国化肥工业信息总站尿素技术咨询网200062) O 前言 水溶液全循环法尿素装置在中国尿素工业化生产50周年的历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 置。由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兴建了大量的小尿素装置,随后进行的增产节能技术改造, 大部分装置已成为100kt/a以上的中型装置,不少装置已达150180kt/a;在小尿素厂又兴 建新的200kt/a装置多套,经技改后可达300kt/a,此工艺装置有200多套,2006年底产量 占全国尿素产量的50.6%。 小尿素装置在发展过程增加生产能力是客观的需要。也只有水溶液全循环尿素装置能提 供发展生产能力的条件,在增产过程中又能降低能耗和物耗。近十几年来的技改经历充分说 明了水溶液全循环法工艺装置增产幅度大.能耗物耗降低,因而生产成本降低,在市场上具 有强劲的竞争力。 在技改的市场中,出现了几种技改方案,经过各使用厂的配合使用,纵观其效果看, 笔者最简易的投资省的技改方案,增产节能效果是最好的。笔者为了使大家达成共识,在 本文中对采用的增产节能技术综合评估,并共享成果,以达到技改投资低,效果好的目的。 使水溶液全循环工艺装置展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与引进的尿素技术装置,可毫不逊色地 并驾齐驱。 在本文中也略述其它技改对本工艺装置的贡献。可以完整的体现出已经形成的中国式改 良水溶液全循环法尿素装置的全貌。 1 一段分解系统工艺的改进,是增产节能关键技术 水溶液全循环工艺技术1966年引进时的一段分解技术是预分离工艺,中尿装置的设计 也按此工艺推出的,预分气直接至一吸塔吸收,预分离液至一段分解塔加热分解,由于当时 的尿塔内件结构,转化率按63%计算,因此一段分解加热器耗汽量高,吨尿需900 kg,占 设计耗汽全量的60%。因此降低一分加汽耗,是降低整个汽耗的关键部位,设计耗汽1500 kg/t ur,因考虑到刚生产,汽耗定为1700 kg,中尿鲁南化肥厂是预分离工艺装置1980年考核实 测时,汽耗为1500 kg,当时中型尿塔内布置塔板多,转化率为65%,为降低一分加汽耗的 主要原因之一。 1.1预蒸馏工艺流程的诞生 预蒸馏工艺是南京化肥厂尿素中试装置上诞生的,该中试装置年产3000t。以半循环 法开始于1958年,因此中国尿素工业化生产至今年已50周年了。后进展到高效半循环法。 1966年石家庄化肥厂国产化第一套水溶液全循环法尿素装置上,由于南化中试装置上工作 的朱俊彪先生调任尿素主任。他把预蒸馏工艺引入到第一套工艺装置中。1973年在南京化 肥厂召开的第二版中尿设计会审时,由于南化厂的极力推荐。第二版设计采用了预蒸馏工 艺:按此版建厂的有湖南资江氮肥厂、四川化工厂、广西河池氮肥厂三个厂,后由于原化 第十八届全国尿素厂年会论文资料集 43 ●_一 四院的设计工作者对此工艺有不同的看法,在中尿第三版、第四版修改设计中又恢复预分 离工艺。 笔者工作的湘江氮肥厂是按第一版预分离工艺建厂的.1970年春节前投产:随后笔者 带队相继到湖南资氮、广西河池开车,亲自体验到预蒸馏工艺对一吸塔操作稳定性起了很大 作用。同时汽耗下降,又能提高产品质量。所以笔者就较快地把湘氮两套尿素装置改造,一 是把框架高度由18.5m提升至23.5m,二是把预分离工艺改预蒸馏工艺。 预蒸馏流程的四川化工厂,1981年考

文档评论(0)

开心农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