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方法的讨论.pdf
第九届全国建-垃工程无损检测技术学术会议论文 2006年
对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方法的讨论
邸小坛唐钷张狄龙周燕
(中四建筑科学研究院. 北京100013)
提要 本文对‘混凝土强度捡验评定标准)GBJl07-87中的混凝±强度的统计评定匣则与方法进行了分析
讨论.并与国际标准与相关国家标准中的评定方法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混凝土强度 评定 原则 方法
1.概述 .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l07-87)”1是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的专用标准之一。自颁
布以来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但是目前依然有很多技术人员对该标准的评定原则与评定方法存有疑义.
通过分析与比较,本文认为GBJl07-87中统计法1以经典的统计学原理为基础,概念清楚,
评定原则与目前国际标准建议的合格评定原则以及相关国家标准规定的原则相同.该方法所反映
的统计规律准确.此外,统计法1的评定方法有值得改进的地方。
GBJl07—87规定的统计法2的评定原则与统计法1基本相同,但具体采取的方法的概念不如
统计法1清楚.其反映的统计规律显然不如统计法1准确,·可以考虑进行修改与完善。
本文以下分别对GBJl07—87中统计法1和统计法2进行分析讨论,在分析中符号与术语可能
与GBJl07-87不完全相同,且分析与讨论不包括以上两种方法附加的样本最小值的评定。
2.统计法1
2.1统计法1简介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l07-87)规定,当混凝土的生产条件在较长时间内能保持
一致,且同一品种混凝土的强度变异性能保持稳定时,应由连续的三组试件组成一个验收批,其
强度应满足下列要求:
^-狲。k+O.衍 (2-I)
式中A--同一验收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平均值(N/mm);
A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N/mmb;
口一验收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差(N/Ⅷ2).
2.2评定原则分析
统计法I采取的合格评定原则为:取总体均值Ⅳ具有0.90置信度一个区间的上限(偏松)值
作为合格评定的限值:由于总体标准差已知.该评定限值可以转化为A。的评定限值。该原则可
简单地证明如下.
第九届全国建设工程无损检测技术学术会议论文 2006年
根据经典的统计学原理.正态分布的总体当标准差口已知时,样本算术平均值的统计分布符
一
合正态分布的规律。且该分布的标准差为∥√n。当样本的容量为3时.这个分布对于总体均值
肛的具有0.90置信度的区间可以用式(2—2)表示.
p=m-4-_I.645∥43 (2-2)
在式(2-2)的基础上减去1.645o;得到具有95%保证率特征值的区间限值如下:
札,=m一0.70a (2-3a)
轧2=m一2.60口 (2—3b)
式(2—3a)即为上限或偏松的限值,经过变换可得与式(2~1)相同的形式。
统计法l采取的合格评定原则与国际标准‘测量不确定度表示指南》建议的原则一致。与‘建
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1和‘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2004)“1所确定的评定原则一致.
这里值得指出的是:IS02394也有关于检测结果不确定性的建议,该建议使用相对偏严的限
值.但IS02394建议的方法适用于通过试验确定设计模型.不适用于材料强度或产品的合格评定.
由于GBjl07—87的统计法I以经典统计学原理为基础。评定方法所体现统计规律可以得到保
证.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戎君民研究员的研究”1证明了这个问题。
2.3改进
国内一些学者对统计法l的意见为:0.7的系数较I.645小得太多,不易接受。改进方法可
以采取适当增大样本容量或适当增大错判概率的方法,表l列出不同情况下相应的系数.·
统计法I也可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