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保安处分制度的社会根源和法理基础.pdfVIP

论现代保安处分制度的社会根源和法理基础.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现代保安处分制度的社会根源和法理基础.pdf

2003年第3期 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No.3嬲 (总第73期) JOURNAL OF FUJIAN PUBLIC SAFETY COU正GE SerialNo.73 论现代保安处分制度的社会根源和法理基础 左玉慧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摘 要:作为一项预防犯罪、保安社会的刑事政策和制度,保安处分赖以存在的社会根源和理论基础在 于:现代化生产方式的发展、社会本位观念的形成、现代性社会问题的涌现、犯罪现象的突出、报应刑思想的 没落和社会防卫论的兴起。 关键词:保安处分;社会根源;法理基础 中圈分类号:DF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048(2003)03—0084—04 On Social Origin and Legal Foundation of Modern Security Disciplinary Measures System ZU0 Yu—hui (Law School,Central—south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Wuhan 430074,China) Abstract:As a kind of criminal policy and system for crime prevention and society defense,security discipli· nary measures exist on the following social origin and theoretical foundation:the development of modem mode of production;the formation of selfish departmentalism concept;the springing—up of modelTl social problems;the striking criminal phenomena;the declining of retribution idea and the upsurge of society defense theory. Key words:security disciplinary measures;social origin;legal foundation 现代刑事政策视野中的保安处分,是国家基于 一 、 现代化生产方式的发展和社会本位 维护秩序、社会保安之需要,对于具有特殊人身危险 观念的形成 性的人,替代或补充刑罚适用的,以矫治、感化、医 追溯历史,资产阶级革命后的近代法律以个人 疗、禁戒等手段进行的具有司法性质的各种保安措 主义、自由主义、法治主义为思想基础,以权利本位 施的总称。它由18世纪初德国刑法学者克莱因倡 为最高理念,以意思自治、等价交换、公平正义的私 导时的昙花一现,到20世纪汇聚成世界刑法改革的 法性价值观为法律体系的基石。这种法律精神的造 历史潮流,既有其错综复杂的经济和社会历史根源, 就是与当时的经济和阶级形态相适应的。在自由资 也有其博大精深的思想理论基础。…我们要对这一 本主义时期,由于生产规模的限制,也出于对自由竞 制度的利弊有一个科学把握,并适应世界性趋势将 争的鼓励,资产阶级的法律偏重于保护资本家个人 其在我国加以借鉴,就必须深入发掘它得以形成和 的利益。等价交换这一商品经济的基本原则渗透到 发展的社会背景和理论基础,并结合我国现实做出 了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旧刑法学派的报应刑论主 合理评价。 张罪责与刑罚相等,正是体现了这一等价观念。【2】 收稿日期:2002一l1一l1 作者简介:左玉慧(198O一),女,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