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赵琛与《少年犯罪之刑事政策》.pdf
[文章编号]1006—1509-(2004)o4-018—06
赵琛与 少年犯罪之刑事政策
甸邑建龙
(华东政法学院,上海200042)
【摘 ■】民国时期著名法学家赵琛所著 《少年犯罪之刑事政策》(1939年),是我国第一部少年犯罪研究专著。该
书的产生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犯罪学受到重视,法律院校开设犯罪学、少年犯罪学课程,国际社会对少年犯罪问
题的重视及国民党政府内忧外患等历史背景密切有关。该书对于推动中国犯罪学、刑法学的发展,推动中国少年司法制
度的产生起到了积极作用,其所提出的”少年犯罪综合治理思想”等,也都均具有较高的理论、实践与历史价值。
【关键词】少年犯罪之刑事政策;赵琛;民国
【中圈分类号】D916.7 【文献标识码】B
1939年,长沙商务印书馆出版了赵琛所著《少年犯罪之刑事政策》(36开本,共计232页,
纳入王云五主编的 “百科小丛书”出版,1945年重庆商务印书馆再版),这是中国第一本少年犯
罪问题研究专著。
赵琛(1899--1969)。浙江东阳人,字韵逸。中学毕业后留学日本,入明治大学学习法律。1924
年归国,历任安徽大学、复旦大学和政治大学教授。1925年加入国民党。1928年在上海兼行律
师业务。1933年任行宪前立法委员,参订“五五宪章”(即1936年公布的《中华民国宪法草案》)。
1936年任中央警官学校教授。1943年受聘中央训练团台湾行政干部训练班司法组导师。抗战胜
利后。任首都高等法院推事兼院长、审理汉奸溥侗、殷汝耕、王荫泰、梅思平、周佛海、林伯生
等案。1948年底,任司法行政部政务次长、代理部长职务。去台湾后历任台湾大学、陆军大学等
校教授,及至最高法院检察署检察长等职。①赵琛为民国时期著名法学家,涉猎广泛,在刑法学、
监狱学、行政法学、保险法学等方面均有很深的造诣。尤在刑法学上造诣与影响最大,与王宠惠、
居正、王觐、郗朝俊、陈瑾昆、张知本、蔡枢衡、瞿同祖等人为中国刑法学的创立与发展做出了
重大贡献。
除了《少年犯罪之刑事政策》外,赵琛的其它重要法学著作还包括:(1)《刑法分则实用》o
重庆大东书局1946年版,1947沪4版,1979年台湾梅川印刷公司出版第13版 (2册,979页)。
本书按国民政府1935年刑法分则之体例配以例证逐条说明。第一册包括内乱罪、外患罪、妨害
国交罪、渎职罪、妨害公务罪、妨害投票罪、妨害秩序罪、脱逃罪、藏匿人犯湮灭证据罪、伪证
及诬告罪等10种。第二册包括公共危险罪、伪造货币罪、伪造有价证券罪、伪造度量衡罪、伪
造文书印文罪、妨害风化罪、妨害婚姻及家庭罪、亵渎祀典及侵害坟墓尸体罪、妨害农工商罪、
鸦片罪、赌博罪。(2)《中国刑法总论))。上海世界书局1935年版,1947新1版,25开本,共261
页。分绪论和总论。绪论概述刑法的本质、沿革、学派及刑罚权、刑法学、刑法解释、犯罪预防
原则等。总论分法例、犯罪论、刑罚论、保安处分论4编,论述了犯罪的一般要素、犯罪构成要
【收稿日期】2004—05—01
【作者简介】姚建龙 (1 977一 ),男,江西省永丰县人,华东政法学院青少年犯罪研究所所长助理、法学博士生。
①笔者在中国家谱网 (HTTP://WWW.CHINA--STEMMATA.COM)上查到赵琛简历,他与赵云、赵飞燕、赵子云、赵匡胤
等25人共列赵氏历史名人之列,其历史地位与影响力超出笔者所预期。
素及量刑等。(3)《新刑法原理》。上海中华书局1930年版,25开,2册,共578页。民国初年将
《大清新刑律》略加修改定名为《暂行新刑律》于1912年3月10日公布援用;1914年北洋政府
法律编查会又将《暂行新刑律》加以修改为《刑法第二次修正案》;1927年4月国民政府司法部
依据《第二次刑法修正草案》增删编订《新刑法》,1928年3月10日公布。本书即论述这部刑法
的原理、原则、立法精神。除绪论外,分犯罪论和刑罚论2编。后附《新旧刑法总则之比较》及
刑法学的参考书目。(4)《刑法总则讲义》。1947年沈阳中央警官学校第三分校印行,348页,32
开。按1935年刑法分12章,概述法例、刑事责任、未遂、共犯、刑名、累犯、数罪并罚、加减
刑、缓刑、假释、时效、保安处分等。(5)《刑法总则))o赵琛编著,司法院法官训练所编。重庆
商务印书馆1944年版,1945年沪初版、1947沪3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