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视野中的死亡超越.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哲学视野中的死亡超越.pdf

21302年 3月 学 术 交 流 Mar.,2002 总第 101期 第2期 Academic Exchange 抽al№ .1O1 No.2 哲 学 视 野 中 的 死 亡 超 越 王 文科 (哈尔滨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黑龙江 啥尔滨 15O04O) 【摘 要]死亡是个体生命之必然归宿.现实社会对待死亡普遍有回避心理。然而现代医 学进步使死亡问题无法回避.而死亡意识又是构建哲学的基础和主要内客,为此哲学必须研 究死亡意识与现象,其目的是通过研究死亡以反思人的生命意jL厦生存价值,实现哲学意jL 上的精神超越。 [关键词】死亡;哲学;生命价值 [中图分类号】]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一~s4fzooz)o2一(]018—04 古今往来,人如天地间之过客,匆匆走过世间太舞台。然后进人死寂且投有回应的另一世界。人类 生老病死.就像宇宙同春夏秋冬周而复始,永不停息。由于死的不可避免性、不可复生性、神秘性和严肃 性,人们往往因恐惧而回避。然而,现代医学领域疾病诊断及器官移植技术的进步,人们对生存权利的 追求及生命质量意识的增强等等,使死亡不仅表现为自然现象,而且成为社会问题,它的客观存在事实 迫使人们反恩人的生命意义及生存价值,以树立科学理性的生死观念,实现哲学意义上的精神超越。 一 、 现实社会实践对死亡回避意识的挑战 死亡是人的生命终结,又是人之生命的必然归宿,“人有其生,必有其死.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死 亡的必然性,曾使世人为之感慨不已,由此有了对死之恐惧与对生之眷恋。也导致人类社会普遍有了对 死亡回避的现象。我国春秋时期,儒家代表孔子在回答子路对死亡怎么看时说:“未知生,焉之死。”在孔 子看来,人活着时的各种事情已经够难把握的了.叉何必顾及人死后之事呢 古希腊时期的先哲伊壁鸠 鲁对死的看法也是认为不要过问的好:“只要我们活着,死亡就不会伴随我们;而一旦死亡降临,我们也 不复存在。既然如此,无论生者或死者,都与这问题无关,因为前者无需考虑,后者不可能考虑, 死对于哲学家来说尚且是一个不便回答的话题,世俗社会也不可能投有远离之心。长期以来,死作 为人们被迫接受的一种事实,在情感上震撼着人们的心灵。人们对死讳莫如深,当不得不谈论时,便太 多愿意采用其他委婉的说法来表达,于是几乎在每一民族中都创造出百种之多有关死的代名词而不直 言人的死。“或许死的悲哀引起人们的千肠愁绪,万般痛苦,无尽的联想油然而生,因此给死者冠上了诸 多的别名,或许人们在心理上害怕提起死会引起什么不幸,于是宁愿栗取让世人都明白的说法而不直接 说出连‘鬼神’都明白的‘死’字来。”… 不仅人们对死的回避指向死亡本身,而且也会指向与死亡有关的一切事物和事件上,如人们不愿将 医学认定不治之症的诊断告诉病人,不愿将即死的信息告诉生命垂危者,不愿让孩子们在家庭中目睹亲 人的死亡,不愿接触死的谐音,不愿在与死有直接联系的El期办事等等,可以说,对死之回避几乎是贯穿 [收稿日期】2O02—02—15 [作者简介】王文科(1954一)、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科研所所长,哈尔滨市经济管理 干部学院学报副主编 .剐教授、从事道德哲学与生命伦理研究。 · 18 - 人类社会历史的一种长期社会现象。由于世人对死的恐惧以及回避.导致对死亡现象研究的不深入和 不科学,同时形成了一种死亡恐怖文化,诸如在文学艺术及音乐等方面将死亡与悲伤、痛苦、 不幸相联 系,在人间创造Tx,J-鬼神顶礼膜拜的各种宗教仪式,世人也有了不现实的对长生的不懈追求。 从世俗的角度出发,无论怎棒理解.死亡都是r凡的生命个体对有限性达到无限性内心渴望的破灭 , 然而人类是热爱生命、渴求永生的动物,以致在最后时刻到来之前,总是努力寻找抵御恐惧的武器 , 于是 宗教满足了人们希求永生的愿望,成为人类心灵的避难所。是宗教,使人类的绝望理念回归原位并在精 神上给予许诺和安默,人类对生命不朽的渴望在此得到一种虚幻而甜美的慰藉。如同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