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世界性美学思维振复汉语文学——木心风格的意义.pdf
前
沿
【前沿题域】
世
【主持人语】 随着木心先生的书在我国陆续出版,木心这位海外华裔作家越来越引 起读者的关注。本刊发表几篇关于木心作品的评论文章。以帮助本刊读者了解木心先生的 作品及部分有关人士对木心先生、木心作品的评论。当然,这些评论乃一家之言.为了使读 者对评论有真切的了解,我们也未完全按我们的观点对评论进行修改。“实事求是地讨论 有争议的作品”是我们的办刊宗旨之一。欢迎大家各抒己见。 胡粲然
汉 口童 明
木心先生的文学作品终于在国内出版。今 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陆续出版了《哥伦比亚 的倒影》《温莎墓园日记》和《琼美卡随想录》。木 心的作品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陆陆续续在海外 出版了十多种.近二十年来我一直在读他的小 说、散文、诗歌、俳句、箴言式评论,幽邃往复,历 久弥新。 木心的文字令今日汉语读者略感陌生又新 意盎然 。直接原因是他将中国古文化的精粹注 入白话,文笔陶融了古今的语汇修辞,或叙述, 或抒情 。或点评,张弛扬抑,曲直收放,皆见独到 之处。 然而更为奇特的是.这样堪称典范的汉语 文体.又饱含了西方艺术思维的特质。木心的汉 语风格其实是世界性的(cosmopolitan),是世界 性美学思维的载体。就传统渊源而言。木心风格 不是“一脉相承”。而是“多脉相承”。他的精神气 脉既系于春秋、魏晋、汉唐的华夏文化 ,又源于 古希腊的悲剧精神。而思维特征和艺术格调却 又是西方现代派的.且与近三十年来最深思熟
— — 木心风格的意义
虑的西方人文思想(如解构哲学等)息息相关。 在当今汉语文学作品中,这样的风格甚为罕见。 我的认知是:木心是以世界精神为体的中 国作家。他和世界思想和文学的相通 .体味着他 和现代的中国思想和文学的相关。 五四以来的主张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这种主张为振兴民族文化起过作用.但未必就 是一成不变的真理。如今的世界,美学倾向也日 益跨民族化.民族文化、民族文学越来越具有世 界视野和特质。诚然 。在西方浪漫主义时代。民 族性曾经是文学创作的特征。到了20世纪初。艾 略特还是说.一个作家必须以整个民族的文学 史充实自己的想像才可能成就个人风格。然而。 艾略特 自己的诗艺已经不止于英美传统对他的 影响.而因为吸收了欧洲和东方诗学而呈现国 际性。至20世纪中叶,出现了博尔赫斯这样的作 家 .不以单一的民族文学和文化为基础,而是靠 汲取若干民族(包括中国)的文化精神和喻说而 成就风格的。从60年代至今,跨民族的民族文学 作品和作家在数量质量上都迅速上升 .“飞散” (diasporic)之势于焉形成。 “飞散”(diaspora)。源于希腊语,初指植物通
过种子和花粉的飞散繁衍生命,它的新解,就是 民族文化文学获得了跨民族的、世界性的特征。 拉美、非洲、亚洲的一批优秀作家都是吸纳了欧 洲文学之后成就了自己风格的,使 自己的民族 文化获得飞散式的繁衍和拓展。 “文化像风。风没有界限,也不需要中心,一 有中心就成了旋风了”。木心如是说。木心也是 飞散作家。是中国文化向世界飞散的实证,或者 说中国文学在他的风格中获得了极丰富的世界 性内涵。 这并不是说木心写得和西方人一模一样。 事实上。他的汉语文字从不洋腔洋调。准确的描 述是:木心因精于西方古今的思想经典,而能以 自己特有的艺术个性的敏锐来感悟世界性的现 象;同时。他又以中国文化的底蕴 ,把世界历史 思潮所关切的命题。揭示得十分巧妙。他的行文 常常似乎已至思维的末端却轻逸转身,柳暗花 明。进入另一种的棋局之解。典雅玄妙,沉挚旷 达之中。西方东方已经浑然一体,毫无斧凿痕迹。 我的这种认知来自许许多多“他人”对我的 启迪。有一次我去纽约看好友郭松菜。松菜是台 湾现代派的著名作家,见面后他突然对我说: “来了一个大人物??大文学家。”从松桑那里, 我获知当时海外的中文世界里正有一股木心散 文带来的春天气息。以后,每次朋友聚会,众说 纷纭.却一致认为他的艺术造诣是汉语文学的 罕见现象。 90年代.木心在纽约为海外一批艺术家连 续五年讲授世界文学(包括中国文学)。我那时 已经在西岸的大学里任教。无法像陈丹青他们 那样亲耳聆听。每次听到他们转达先生讲授的 精彩。都羡慕不已。以后,木心的艺术成就在美 国引起注意。我受所在大学的资助和罗森克兰 茨基金会的委托。几次专程到纽约见木心,请他 谈对艺术、历史、文化的看法。一谈就是一夜。 我翻译的木心若干作品出版之后。接触到
一 些美国的读者(编辑、诗人、教授、学生等),虽
然他们表示的惊喜我并不意外,但是他们表达 惊喜的方式让我诧异,真诚令我感动。试引数 语.以为见证: “木心是智者,娓娓道来,深刻而机智 ,他的 洞察力之强。使人觉得他在启示录的边缘起 舞。”(Ruben Quintero,英美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