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世纪中国文学翻译中的“复译”、“转译”之争.pdf
2005年 3月 第21卷 第 2期 四,l】外语 亏陵 亏报 Journal of Sichu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Mar.,2005 Vo1.21 No.2
2O世纪中国文学翻译中的 ‘ 复 , ‘ 沣 、 转 译之 争
陈 言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 文学所,北京 1 00101)
提 要:20世纪中国文学翻译的实践和理论证明,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复译和转译有存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值得 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给予公正的评价。在复译与转译过程中,一直存在“抢译”、“胡译”、“乱译”、“溢译”甚 至是抄袭现象,应把它们与复译、转译区别开来,以促进外国文学翻译质量的不断提高,规范翻译市场。 关键词:文学翻译;复译;转译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31(2005)02—0100—05
Debate on Re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on not from the Original Text in 20th Century’S Literary Translation in China
CHEN Yah
Abstract:As cultural phenomena,re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on not from the original text are inevitable and necessary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literary translation in China,which deserves complicated and systematic study and objective evaluation. Re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on not from the original text should he difered from random translation to improve the translation of foreign literature.
Key words:literary translation;retranslafion;translation not from the original text
复译 与转 译 之争 是针 对文 学 翻译 的不 同方 式 类 型而展开 的论争 。 由同一 原本 的不 同译本 出现 的时间先后 的不 同 ,形成 了首译 与复译 两种不 同 的 译本类 型 ;由译 本 所据 原 本 的不 同,形成 了直接 翻 译 和转译两 种 不 同 的译本 类 型 。因 已有 的译 本 不 能满 足读者的期望 和需要 ,复译 是翻译 家常有 的选 择 ;因翻译 家所 掌 握 的语 种 等 因素 的限 制 ,转译 也 常常是译介 外 国文学 的必要 途 径 和方式 。在 中 国 翻译史上,复译 和转译是相当普遍 的译本类型,其 中不乏成功 的、受 到读 者 欢迎 和肯定 的译 作 ,也 有 不 少过多背离原文 的转译本 和重 复平庸 、乃 至滥竽 充数的复译本,对于复译和转译 的是非功过 ,翻译 界有着见智见 仁 的不 同看 法 ,并进 行 了长期 的讨 论 和争 鸣。
一 、复译之争
在 中国翻译 文学 史 上 ,复译 普遍 存 在 ,数 量 较 多 。尤其是 1930年 以降 ,复译越来越常见 。在已出 版的各种译本中,复译本的数量 占一多半。许多著 名翻译家如鲁迅 、郭沫若 、茅盾 、郑 振铎 、梁实 秋 、周 扬等都参与了名作复译。复译 的产生有其必然性 和必要性 。首 先 ,复译 的 出现 是不 同历史 阶段不 同
1oo
的翻译方法不断更替 的一 种表现 。晚清 时期 ,翻译 家普遍采用豪杰译的翻译方法,对原作多有增删 、 改动 。五 四以后 ,主张尊 重 原 文 的 翻译 家 ,使 用 逐 字译 和直译 的方法重 新 翻译 就成 为必 然 。其 次 ,复 译 的出现也是现代汉 语不 断发展 、演 变和 完善 的体 现。由于现代汉语经历 了晚清 时期 的文 白夹 杂 、五 四时期的中外杂糅阶段 ,直到30年代后才逐渐趋于 定型,所以 30年代以前的译本普遍显得译文老化 , 不合现代读者阅读习惯 ,也就需要复译。这就是 30 年代前后 在 我 国文 学 翻译 史上 形成 第 一个 复译 高 峰的原 因之 一。这股 潮 流对 翻译 文 学 的 普 及具 有 重要意义 ,同时也出现一些 弊端 ,如抄译 、乱译 等不 良现象 ,引起人 们 对 复译 的反 感 、认 识 上 的分 歧 及 学术上 的论争 。 邹韬奋指 出 ,复译 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