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与亏空——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新移民文学的创作新倾向.pdfVIP

超越与亏空——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新移民文学的创作新倾向.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超越与亏空——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新移民文学的创作新倾向.pdf

华文文学 2009.2.( 总第9l期) ·41· 超 越 与 亏 空——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新移民文学的创作新倾向 罗义华,邹建军 (三峡大学文学院,湖北宜昌“3002;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摘 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荚华新移民作家出现了新的创作动向:哈金、严歌苓等人逐步获得了一种“自 由”写作的姿态,在某种程度上 超越了移民文学的“高散”特性 ,这种超越与作家的主体选择密不可分,也与时空距高、家园意识、文化根性等因素的变化密切相关。其结果是,这一部分作家 的创作正在失去作为一种“移民文学 ”的内在特质。关键词:新移民文学;高傲;超越;亏空 Abs t r act :The NewImmi 鼬l ant l i t emt ur e i n t 1 1e US man妊.e st s di 圩br ent chmct er i st i cs si nce t he 1 990’s.Ha Ji n,Y蚰Gel i ng et aL began t o wr i t e ‘‘如el y’’蚰d t o 8ce nai n ext ent t mscend t he“di as por i c” i dent i t y,whi ch i s r epl et e试 t l l 山ei r choi ce of 8ub j ect s ,t i me.s pace,home l and consc i ousne ss and cult ural at t r i b ut e8.Thes e wr i te玛’wor ks ar e l osi ng t he gen i u8 of immi gra nt l i t er at u陀as a r es ul t of t he∞c al l e d“f be wr i t i nz”. Key wor ds: new i mmigmnl l i t er at u他,di aspom, t mnscendence,def i ci t中图分类号:1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锄677( 2009)2一0014l 埘 一般而言,“移民”是一个沉重的话题,这与隐藏于“移民”事件背后的异质文化间隙与对抗情形密切相关,赛义德深刻地认识到问题的症结在于移民的“离散”特性,他在《流亡的反思》一文中指出,“离散是强加于个人与故乡以及自我与其真正的家园之间的不可弥合的裂痕”∞。Shi r l ey“m也在《移民与离 散》一文中挑明了“离散”一词的意 义。她认为,离散是指:“与自己的出生地的隔离状态被持续不断的与故土的联系所抵消。这使得漂泊的人们能够将自己的自我置放于具有亲缘的秩序之中。”⑦目前,“离散”观念在移民文学与文化研究领域广 为使用。陈瑞林借用“离散”观点来观照海外新移民作家,认为他们身处本土与异质文化矛盾的巨大漩涡中心,难以割舍的母体文化精神脐带覆盖在他们心灵最隐秘的深处,双重的离散空间,双重的经验书写,使他们产生出巨大的思考能量,从而在创作中形成更为广阔的艺术张力。而这正是所呈现的最可宝贵的精神特征。国陈瑞林进一步探讨了加拿大新移民文学对“离散”的 “超越”情形。应该说陈 瑞林的观点在文学批评界与学术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一定程度上也符合欧美新移民文学的实际情形。但是,在另一个方面,我们需要注意的是, 收稿时间:2009_02- 25作者简介:罗义华,男,三峡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武汉大学文学院博士后。邹建军,男,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美国华人文学与中外文化”(批准号:04BWW001) ·42· 罗义华。邹建军:怒越与亏空 “离散”话语只是对一种移民文化处境的描述,它不能解决其自身所产生的问题。对于新移民文学而言,作家并不一定需要超越所谓“离散”问题,而“离散”不一定就是一种永恒不变的文化状态,这其中的具体情形非常复杂。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美华新移民文学出现了一些新的创作动态与倾向,如哈金、严歌苓等人的创作试图超越所谓“离散”的写作状态,以期形成一种新的与一般移民文学相区别的特质。在现在看来,究竟他们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超越”,其“超越”的代价如何,我们又如何看待?所有这些问题,似乎都很耐人寻味。 到目前为止,作为新移民文学中的一员,哈金的文学创作最引人争议,他也成为许多研究者眼中“新东方主义”或者“内置东方主义”的代表④。哈金的作品主要有诗集《沉默的间歇》和《面对阴影》,短篇小说集《词海》、《在红旗下》、《 新郎》、《光天化 日》,长篇小说《 池塘》、《等待》、《战废品》等。《池塘》主要描写一个业余画家和书法家邵宾的故事,涉及到中国官场的腐败问题。《等待》中主要人物的命运及其变化折射了“文革”时代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