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与中国科技史——在第三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颁奖仪式上的发言.pdfVIP

郭沫若与中国科技史——在第三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颁奖仪式上的发言.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郭沫若与中国科技史——在第三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颁奖仪式上的发言.pdf

郭沫若学刊 2008年第 2期 (总第 84期) 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 郭 沫 若 与 巾 国 科 技 史 — — 在第三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颁奖仪式上的发言 王 渝 生 (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 100077) 第一、二、三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都有科技 史著作获奖。本届则有席泽宗主编《中国科学技术 史·科学思想卷》获二等奖,周魁一著《中国科学技 术史·水利卷》获三等奖。作为评奖委员会的评委, 我向他们和其他获奖者表示衷心的祝贺。中国科 技史研究在中国历史学界占有一席之地,并取得 重大成就,这也是同郭沫若重视科技史密切相关 的。 1949年 11月 1日,中国科学院刚一成立 ,郭 沫若任首任院长,即决定要从事两项重要的工作: 一 是中国科学史的资料搜集和编纂,一是近代科 学论著的翻译与刊行,从而把科技史的研究工作 提上了议事 日程。郭沫若指出:“我们的自然科学 是有无限辉煌远景的,但我们同时还要整理几千 年来的我们中国科学活动的丰富的遗产。这样做, 一 方面是在纪念我们的过往,而更主要的一方面 是策进我们的将来。”这就是继往开来、与时俱进 的科学精神。 1952年,郭沫若院长委托竺可桢副院长召集 一 些对科技史研究有兴趣的科学家,讨论了如何 开展科技史研究工作方向的问题。1954年,中国 科学院在高教部的积极支持下,举行了关于开展 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的座谈会,会上决定成立中 国自然科学研究委员会,负责制定全国科学史的 研究计划和组织领导工作。该委员会由中国科学 界和史学界等方向的知名学者 17人组成,他们 是:主任委员竺可桢、副主任委员侯外庐、叶企荪、 委员向达、李俨 、钱宝琛、丁西林、袁翰青、侯仁之、 陈桢、李涛、刘庆云、张含英、梁思成、刘毅桢、王振 锋、刘仙洲。这个委员会在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二所 (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内设办公 室,筹建专门研究机构。1956年 7月9日,中国自 然科学史研究委员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了中国自然 科学史第一次科学讨论会,开幕式上竺可桢作了 《百家争鸣和发掘我国古代科学遗产》的报告,闭 幕式上郭沫若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自然科学 与技术史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这是一门最能直 接为人民服务的历史科学。”这一定性,为科学史 学科的建制化做出了开创性和奠基性的贡献。紧 接着,1956年 11月 6日,中国科学院 1956年第 28次院务会议通过《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室筹建 方案》,内容包括组织工作及职责、人员编制、1957 年工作计划、财务预算和其他五项。其中 1957年 度经费拨款 114,278元,含人员编制 38人工资总 收稿日期:2008-05-30 作者简介:王渝生,男,中国科学院理学博士、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普及委员会主任,北京市科协副主席,第三届郭沫 若中国历史学奖评奖委员会委员。 13 额 40,680元 ,人均年工资 1,075元,人均月工资 89元。平均月工资研究员 270元,助理研究员 100 元,研究实习70元,其他人员 70元,研究生 60 元。除工资4万元外,图书购置费 3万元,另加购 置西文 、日文书籍外汇 4千美元。设备购置费 18,000元 ,另加交通工具购置费 500元(购置 自行 车 2辆等)。而办公费、展览费、会议费和其他公杂 费总计全年才 11,356元,不及全年经费 10%,可 见 50年前,郭沫若任院长的中国科学院经费开支 重工资、图书、设备、科研,轻行政、办公之一斑。 1957年 1月 1日,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科学 史研究室正式成立。7月 9日,郭沫若院长任命李 俨为室主任。1975年,该研究室扩大为研究所。 1977年 5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同年 10月 27 日,社科发(77)3号文“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 学院关于将 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划归中国科学院领 导的请示报告”经国务院批准(发胡克实、刘华清、 郁文已阅;林德修、李昌签发;方毅 10.30批示:“拟 同意。请华主席、邓副主席、先念、东兴副主席阅 批 ,登奎、秋里 、王震 、谷牧同志批示。”)于 1978年 正式挂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同年,我考 取该所研究生,但仍在社科院食堂吃了好几年的 饭。所以,中科院、社科院都是我的衣食父母 ,夏 鼐、李学勤同严敦杰 、席泽宗都是我的老师,李学 勤还是我所学术委员。1993年我提研究员,李学 勤是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席泽宗是主任。我很感激 他们对我的提携。 科学史是自然科学和历史学的交叉学科,它 的本质属性归于历史学。同文化史、思想史、经济 史等一样,科技史也属于史学范围内的专门史类。 科学和史学的研究,有其实用性,但也有其基础 性 ,基础性研究不能急功近利,要有长远眼光。在 这方面,早在《科学通报)1951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