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区域产业联动网络测度研究——以环渤海区域为例.pdf
区域产业联动网络测度研究
一一以环渤海区域为例
刘钊
摘 要:产.:Jk.联动对于促进坏渤海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具有安要的作用。利用产业联动网络的测皮
模型对环渤海区域产业联动发展观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环渤海区域产此联动网络正在形成,但水平
还比较低;北京是坏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天津在环渤海地区也具有较为委要的作用,而辽宁在坏渤海
地区中所起到的作用最低。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既有历史的也有地理空间的。需要积极构建政策体
系,引导和促进环渤海区域产业联动网络的发展,促进环渤海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关键词:产业联动;坏渤海区域:经济区;区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ω1-5019(2011)02-0150 白 07
作者简介:刘钊,山东鱼台人,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后(北京 100871 )。
无论是以城均衡理论还是区城非均衡理
论,都认为企业是…个她立的主体,在完全党争
的市场上进行自由的交易,在利益牺功下,企业
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是…种原子与原子自由硝攘
式的联系。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晰演进,产业锚
的不断~伸和网格化@,产业在地理上和社会
关联上烧步集中⑧,产业融合使产业边界模糊
化③,产业网络谧渐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形式。
处于产业网络中的企业与产业链网络成产业集
群中的其他主体之间建立非常密切的分t协作
的关系,使区域分工与合作逐渐由企业问自嗣
式的联系向产业网络内的产业间的产业链
业集群等新的产业组织形式之间的联系转变,
这种转变突破产业的版城限制,使跨区峨的产
业联功已经成为各阪峨间企业、组济、区域协作
的主要发现形式。在一定意义上说,区域产业
联动系统对区城经济发展产生长期而巨大的推
功作用。因此,对跨区峨的产业联动进行测腔,
对了解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具有蓝盛的理论
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
…、产业联动网绵测度模型的构建
(一)测度维皮的选择
从系统的角度说,产业联功网络是建立在
产业关联基础上的中问网络组织,因此,产业联
动网络测度可以从系统结构和经济联系两个维
度进行。系统结构维庶从产业联动网络内的节
点数最、关联强度的大小、联动放应鳞效王个维
度综合地对产业联动网络进行评价分析,经济
联系维度通过对产业联动网缩内产业之间经济
联系水平的测度来实现评价目的,比较纯典的
( A. Pyka , Informal Networking and Industrial Lífe Cycles , Technovation , vo1. 20 , 2侃lO, pp.25 -35.
② TS(h削阶。 John Kim. {..errit Knaap , ηle Spatial Dispersion of Economic Activitie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ln China: 1952ω
1985 , The Annals 01 Regional Science , vol. 35 , 2∞1 ,pp. 39 - 37 ;金烧、陈剑、陆铭:{中国的地区工业集聚: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与
经济政策 .经济研究}2ω6 年第 4 期,第 79 -89 页。
③ G. Alfon胁, T. Salvaωre , 。酬 Technological Conver草;ence Imply Conver窜ence in Mark州? Eviden悦 from the Elec忧。nics lndu翩翩
try , Research Policy , vol. 27 , 1998 ,pp. 445ω563; 马俊,(产此融合论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6 年,第 lω18 页。
150
方法有投入产出模型①、引力模型③、灰色关联
度法、区域产业结构差异法等。两种维度各具
利弊,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本文从经济联系的
维度构建产业联动网络的测度模型,并对环渤
梅区域产业联动水平进行评价。
从产业联动网络的形成机制辛苦,产业联动
闷络是在区位因素、联动因素、技术创新等功力
因紫的作用下,在地理因素和制度因素的影响
下逐渐形成的。产业联动网络形成的过程是产
业依据综合成本专业化分工的过程,专业化分
工的结果使产业联功网铺成为一个巨大的分工
协作体系,产业联动网络的市场联劫机制、技术
创新机制促进γ价格信息、带求信息和技术创
新在产业联胡闷络的传导,进一步促进了产业
联动网络的专业化分工水平的提高③。专业化
分工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为区域间产业结构
的提异,因此,用区域产业结构盖算来衡量产业
联动网络内专业化分t水平,从附问接地对产
业联动网络的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在理论上是可
行的。
(工)测皮指标的选取
从理论上来说,区域产业结构楚界峰区域
经济联系水平的潜在水平,而区域经济联系水
平几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