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两位天才的伟大交汇.doc
两位天才的伟大交汇
摘 要: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红楼梦》体现了作者曹雪芹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及对人物心理的精到把握,这与一百多年之后诞生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诸多理论不谋而合。本文主要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中的无意识理论和人格的三重结构理论对《红楼梦》进行解读,挖掘其在心理学方面更深层的意义与弗洛伊德理论的普遍适用性,并试图探寻曹雪芹与弗洛伊德对人类精神解读的相似之处。
关键词:《红楼梦》;精神分析;无意识理论;三层人格
一、前言
《红楼梦》创作于18世纪末,一百多年之后的20世纪初,弗洛伊德对精神分析的一番开天辟地的理论诞生了。虽然时间和空间上都相隔甚远,我们却可以从《红楼梦》的文本中找到很多精神分析的体现。曹雪芹被认为是中国古典小说集大成者,是一位天才作家;弗洛伊德同样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天才之一。本文试图拟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中的无意识理论与人格的三重结构理论对《红楼梦》进行阐释,发掘其心理学层面上的意义和价值。
二、《红楼梦》中的无意识体现
弗洛伊德最大的成就,在于其否定了启蒙运动时期奠定的意识中心地位,而提出了无意识的概念,并指出人的心理结构由三个部分组成: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弗洛伊德把无意识比喻为一口沸腾的大锅,里面充满了各种本能的冲动。无意识的本能欲望受到一种内驱力的推动,强烈要求满足,弗洛伊德将这种内驱力称为“力比多”。力比多的活动遵循“唯乐原则”,即单纯追求快感和欲望的满足,其他什么都不顾。但是,社会人要受到外界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其欲望不可能完全得到满足。因此,心灵中就出现了对力比多的“唯乐原则”进行约束的机制,弗洛伊德将其命名为“检察员”,它按照“现实原则”压抑力比多带来的本能冲动,阻止其轻易从无意识上升为意识。担任‘检查员’的是自我本能,也叫做“现实化了的本能”。
下面选择《红楼梦》中出现的两个片段,用无意识的理论对其加以分析。
(一)贾宝玉的“梦”
《红楼梦》第五回写道,秦可卿侍候宝玉睡午觉,先引他到了上房内间,因宝玉不喜房内的布置,只好带他去了自己的闺房。“刚至房门,便有一股细细的甜香袭人而来,宝玉觉得眼饧骨软,连说‘好香!’”接着,作者又对屋内的陈设(宝镜、金盘、木瓜、香塌、联珠帐、纱衾、鸳枕)进行了一番细致的描写,宝玉很快便在这里睡着了。梦中,他畅游太虚幻境,见到一位女子,“其鲜艳妩媚,有似乎宝钗,风流袅娜,则又如黛玉”。在警幻仙姑的授意之下,宝玉与这位“乳名兼美字可卿”的美人初试云雨,柔情缱绻。
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无意识除了在某些特定条件下能够侵入意识的领域外,大部分时间在自己的空间伺机行动,哪怕抓住一点缝隙,它们也会以各种改装后的面孔在意识的舞台上粉墨登场,而人的梦境,就是它们最热爱的舞台之一。”由此可见,人在睡觉的时候,意识对无意识的警惕会放松,无意识可能借此机会溜进意识中来,并以梦作为伪装,靠梦中的象征物来反映其真实的本能和欲望。
在前几回中,黛玉和宝钗两人都已经出场,书中还写道:“宝玉亦在孩提之间……无亲疏远近之别”。可见,此时黛玉和宝钗在贾宝玉心中的位置相差是不大的,且在无意识里,他对两人都怀有朦胧的爱慕之情。他梦中的女子同时拥有钗黛二人的风韵,乳名也叫做“兼美”,正是他这种无意识的体现。虽然专家学者对宝玉“初试云雨”时的年纪看法不一,但大多认为是在十岁左右,也就是青春期性意识开始觉醒的年纪。在他入梦之前,秦可卿的闺房,各色香艳陈设,则都“构成性梦产生的机缘”。如果说做梦之前,宝玉还处在懵懂的孩提时代,那么在这之后,他对于性的探索则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二)林黛玉的“口误”
《红楼梦》第四十五回写道,宝玉到黛玉处探病,当时正值下雨,“只见宝玉带着大箬笠,身上披着蓑衣”,黛玉便打趣他像“渔翁”。宝玉提出也要送她一顶斗笠,“黛玉笑道:‘我不要他。戴上那个,成个画儿上画的和戏上扮的渔婆了。’及说了出来,方想起话未忖度,与方才说宝玉的话相连,后悔不及,羞的脸飞红,便伏在桌上嗽个不住。”而宝玉“却不留心”。
这个探病的片段颇有意趣,彼时,宝黛爱情已经过了最初痛苦的试探期,转而进入了心照不宣的默契阶段,但当时的种种礼教却不可能允许两人露出情感的苗头,二人对此也一贯非常谨慎小心。特别是林黛玉,虽然心里对宝玉一往情深,却仍谨记男女授受不亲的道理,故此,宝玉要和她睡一个枕头的时候,她会立刻回一句“放屁”;宝玉要拉她的手,她连忙喊起来“你又要死了”。就是这样一个小心翼翼维护爱情的林妹妹,却又会时不时地忘情,这次“渔公渔婆”的口误,正是她的一个“过失”表现。
弗洛伊德认为,“口误的结果本身可被看作是一种有目的的心理过程,是一种有内容和有意义的表示”。他深信任何偶然性都是受到必然性支配的,过失是一种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瓷砖胶品牌、瓷砖胶缺点、瓷砖胶禁忌.doc VIP
- 《杜邦分析法下公司盈利能力分析—以海澜之家为例》7500字.docx VIP
- 2025年高中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试卷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住房公积金政策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150题).docx VIP
- EN 50618-2014 光伏系统用电缆.pdf VIP
- 边坡治理工程(抗滑桩、锚杆、锚索、挡板、冠梁)专项施工组织设计.doc VIP
- 畜牧兽医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第二版)PPT课件(全).pptx VIP
- 人教版(新教材)七年级上册音乐第一单元《生活中的音乐》全单元教学课件课件.pptx
-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套教学课件(共486页PPT).pptx
- 欧洲知识点PPT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