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正版”中的无奈.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正版”中的无奈.doc

PAGE  PAGE 4 “正版”中的无奈   音乐作品的音像制品是人们采用录音、影像的方式记录音乐作品的声响效果与表演艺术的一种方式。在音乐艺术日益普及的今天,从当前各出版社在有关音像制品的出版发行工作来看,无论是品种还是数量,都呈现出与日俱增的良好势头。然而,透过这种良好的势头,许多不足之处在音乐出版工作的各个方面逐渐地显露出来,就其中出现的一些具有突出性与代表性的问题来看,它不仅令我们担忧,更值得我们深思。      1.关于乐曲名称的错误问题      由百代唱片有限公司提供版权、华中地区某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CD光盘:thebestCLASSICALalbum MILLENNUM...ever千禧古典精选[三](ISRC CN-F05-99-448-00/A.J6 音作协法许字(2000)第554号HRCD048 )在其唱片的封套上对所有乐曲(共20首名曲)的名称都给予了外文与中文相对应的说明。然而,当播放唱片时,方知几乎所有的音乐与封套上的乐曲名称不能对应,让我们随便拿出几首来对比一下便可得知其错误所在之处。在欣赏这张唱片的第4首作品时,我们明明听到的是俄国作曲家拉赫玛尼诺夫的钢琴与乐队-《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而唱片上与此对应的作品名称却写着普罗科菲耶夫《罗米欧与朱丽叶》;在第十首中,作曲家德沃夏克的《第10交响曲》中的慢板乐章――“思乡曲”的曲名却被写成了柯普兰――《为普通人的号角》,而第12作品的名称明明写着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但我们听到的只是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月光》的第一乐章,第13首作品的名称写着巴赫《布兰登堡协奏曲》,而听到的却是拉赫玛尼诺夫的《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的第二乐章,这种张冠李戴的错误写法,对于专门从事音乐音像出版的出版社来说,实在让人难以理解与接受。   不仅如此,在这同一张唱片中,还显示出明显的外文翻译上的错误,在第9首作品――法国作曲家拉威尔著名的作品《波莱罗舞曲》(Bolero)被堂而皇之地翻译成了“西班牙舞曲”;而英国作曲家埃尔加的作品《威风堂堂进行曲》(CircumstanceMarch)又名(LandofHope)却又被翻译成了《引子与回旋随想曲》(法国作曲家圣-桑的著名小提琴独奏曲),这实在让人们琢磨不透。那么,上述现象的出现是纯属偶然还是带有普遍现象呢?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再来看看其它音像出版社的情况。在由南方某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广东爱威影音制作公司制作的一张被命名为“迷人音乐――钢琴(一)”的音画VCD光盘(音像编码:ISRCCN-F29-97-489-00/V.J6)中、法国作曲家戈塞克的那首著名的《加沃特舞曲》竟被错误地写成了“斯特劳斯:拨弦波尔卡”;在另一张由珠海特区音像出版社制作出版发行的取名为“‘潮风’――世界音乐风光.钢琴”(ISRC CN-F19-97-356-00/V.J6)的VCD光盘中,第一首作品是由钢琴演奏的德国作曲家耶塞尔的《玩具兵进行曲》,但此曲的名称却被错误地写成了“肖邦:夜曲”,而最后一首作品――贝多芬的《献给爱丽斯》却又错写成了“献给波卡”。可以说,类似的错误在形形色色的音像出版物中举不胜数。      2.关于演奏中存在的错误问题      如果说将作品的名称写错、外文译错在为数不少的音像制品中已司空见惯的话,那么,有关作品的演奏中出现的错误问题似乎就更加值得我们深思。   在前面提到的VCD――“迷人音乐/钢琴(一)”的第14首作品――贝多芬的《G大调小步舞曲》中,钢琴演奏者的演奏录音中存在明显的错误,在该曲的第19小节(三中声部的第三小节)中,迂回上行的音阶中的C音被误奏为升C,这种不正确的演奏不仅歪曲了作曲家作品的原意,而且还给作为消费者的人们带来了错误的音响概念。面对这一音响,一些器乐演奏爱好者们终究也搞不清是乐谱印刷错了还是演奏出了问题,真可谓是真假难辨、无所适从。      3.关于演奏中音准上存在的问题      如果说在演奏中出现错音是演奏家“不小心”而导致的话,那么,与此相比,北方某青少年音像出版社出版的:钢琴考级――学生演奏会/钢琴实用教程系列(ISRC CN-C05-00-336-00/V.G4 编号2218)则以乐器本身在音高、音准上的混乱暴露了音像出版中存在的另一缺陷。在这张VCD 中,学生们在演奏中所使用的钢琴,在拍摄之前竟然连起码的钢琴调律都未进行过,因此,我们在欣赏它时,耳朵里听到的音高不仅不符合国际的标准音高(A=440HZ),而且十二个半音中的音程关系的协调性也无法令人接受,笔者对这张光盘中的钢琴上所发出的音高与音准实在是不敢恭维。难道录音师与音响导演的真的就感受不到乐器本身在音准方面存在的问题吗?别说是用于录音出版,就是作为家庭使用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