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傅雷家书》中的伦理价值.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傅雷家书》中的伦理价值.doc

PAGE  PAGE 6 《傅雷家书》中的伦理价值   《傅雷家书》创作于半个多世纪以前,自从1981年出版面世后,一直深受读者的喜爱,不断再版,成为中国阅读史上的常青树。从中国家书的发展历史来看,《傅雷家书》正处于传统家书向新时期家书的转化时期,它赋予中国传统家书新的时代内涵,留下了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的生活轨迹,在父子、母子之间树立了一种新型的伦理关系,把人类最本真的情感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伦理”的“伦”即人伦,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理”即道理、规则。“伦理”就是人们处理相互关系应遵循的道理和规则。傅雷生于清末,在民国初年接受国学基础教育,对于传统家书的写作规范,他是相当熟悉的,这从他写给黄宾虹先生等友人的书信中可以看出来,其语言、格式、礼仪等都属于典型的传统家书。傅雷成年后到西方留学,又受到西方文化的熏陶,因此,他对东西方的伦理价值观都有比较清醒的认识。   一、家书中的家庭伦理   关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们中国人长期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按照儒家的规范,有所谓“五伦”的说法,即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五种关系。《孟子?滕文公上》:“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在“五伦”中,至少有“三伦”说的是家人之间的关系。   在家庭伦理方面,《傅雷家书》主要表现在父母与儿子的关系方面,即“父子有亲”。对待儿子的教育,傅雷先生虽然是一个严父,有时候甚至有些不近人情,但是在家书中,我们处处能够感受到他对儿子的爱,这种爱是浓烈的,超过一般人的。每封信的开头几乎都是“亲爱的孩子”,尤其是在1954年1月19日晚的第一封家书中,充满着对儿子的忏悔:“孩子,孩子!孩子!我要怎样的拥抱你才能表示我的悔恨与热爱呢!”在1954年1月30日晚第二封家书中,则与儿子树立了一种新型的父子关系即朋友关系:“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的!”   事实上,在整个家书中,傅雷都是把儿子当作朋友来对话的。试想,如果没有这种隔着时间和空间的家书交流,傅雷和儿子之间这种朋友式的交谈还能实现吗?如果还在一个屋檐下,天天见面,或者是像电话、视频这样的即时联络方式,或者是像短信、微信这样的短语式通信,他们之间还能这样从容、坦诚地深入交流吗?在1965年5月27日的家书中,傅雷说起儿子两次从香港打来电话,自己在高兴之余,又不免遗憾地责怪傅聪没有在电话中叫自己一声爸爸。由此可见,是传统家书时空距离的优势造就了父子之间朋友式的新型伦理关系。   父子成为朋友,这不仅是对传统父子之间长幼等级伦理观念的挑战,而且是人类进步的表现,更是许多人的梦想。比如,著名作家汪曾祺有一篇著名的散文,就叫《多年父子成兄弟》,文章讲述了父亲与自己、自己与儿子之间那种亲近、温馨、平等的关系。父亲与儿子处成兄弟一般的关系,确实是一种较高的境界。   夫妻之间应该如何相处,也是家庭伦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傅雷夫妇写作家书的年代正值傅聪和傅敏恋爱、结婚的关键时期,对于儿子的婚姻大事,父母责无旁贷地提出了指导性意见。比如,在1959年10月1日的家书中写道:“要找永久的伴侣,也得多用理智考虑勿被感情蒙蔽!情人的眼光一结婚就会变,变得你自己都不相信:事先要不想到这一着,必招后来的无穷痛苦。”在1960年8月29日的家书中写道:“古语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又有一句话说,‘夫妇相敬如宾’。可见只有平静、含蓄、温和的感情方能持久;另外一句的意义是说,夫妇到后来完全是一种知己朋友的关系,也即是我们所谓的终身伴侣。”   再比如,傅雷1962年3月8日写给傅敏的信,重点谈的就是如何恋爱,如何交友:“……首先态度和心情都要尽可能的冷静。否则观察不会准确。初期交往容易感情冲动,单凭印象,只看见对方的优点,看不出缺点,甚至夸大优点,美化缺点。”在1961年8月1日致傅聪的信中,傅雷说:“成功的婚姻不仅对当事人是莫大的幸福,而且温暖的光和无穷的诗意一直照射到、渗透入双方的家庭。”   二、家书中的社会伦理   社会伦理主要就是对家庭之外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范,即一个人到社会上怎么与别人相处。傅雷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较深,他格外重视伦理道德对于一个人成长的作用。1961年6月27日,他在写给弥拉的信中说:“一个人(尤其在西方)一旦没有宗教信仰,道德规范就自动成为生活中唯一的圭臬……我们深信,人应该为了善、为了荣誉、为了公理而为善,而不是为了惧怕永恒的惩罚,也不是为了求取永恒的福祉。”傅雷在信中对洋媳妇弥拉讲解东西方道德观的差异,重在说明伦理道德在中国社会中的巨大作用,以及中国人求真求善、淡泊名利的民族性格。   针对傅聪在日常生活及演出中出现的问题,傅雷结合中国传统伦理和西方的道德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