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瘦石孤花 野云孤飞――浅析姜白石写景咏物词中的“清”词风.doc
瘦石孤花 野云孤飞――浅析姜白石写景咏物词中的“清”词风
【摘要】姜夔有南宋“词宗”之名,他的词风在历来的评论中都是“清”“雅”并存,因此本文将从姜白石的写景咏物词中探讨他的“清”的词。
【关键词】清冷;结体于虚;杜甫
姜白石之词,清?周济《宋四家词选》序论“白石脱胎稼轩,变雄健为清刚,变驰骤为疏宕。”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二“姜尧章词,清虚骚雅,每于伊郁中饶蕴藉,清真之劲敌,南宋一大家也。” 张炎谓之“清空骚雅”,沈义父谓之“清劲”,汪森谓之“醇雅”,谭献谓之“清脆”等等。上述评论让我们对姜白石词有了大概的了解,那么就姜氏的写景咏物词中对“清”这个词风进一步来探讨一下。
一、“寒”、“冷”、“清”、“凉”字的运用:
在姜夔现存的84首词中,“寒”字用了25次,“冷”字用了12次,“清”字用了11次,“凉”字用了9次。在姜氏词中西湖是寒的,“千树压西湖寒碧”。春是寒的,“采香径里春寒”。明月是冷的,“冷月无声”、“淮南浩月冷千山”、“月上汀洲冷”、“月冷龙沙”。云、风、花、树也是冷的,“冷云迷浦”、“东风冷”、“香冷入瑶席”、“重见冷风红舞”。愁是清愁,“清愁似织”、“丈酒拔清愁”。苦是清苦,“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夜是清夜,“况有清夜啼猿”。夜是凉的,“夜凉独自甚情绪”。这些清冷字眼的运用造就了白石词中特有的清冷意象。如《暗香》:【序】辛亥之冬,予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在《暗香》中“清寒”、“香冷”、“寒碧”等这些字眼,还有“渐老”、“寂寂”、“易泣”、“无言”这些凄凉的字眼使得这首词的意境更加清冷,虽然词人是在咏梅,但是给人一种诉说凄苦之感。即使是写荷花“翠叶吹凉,玉容销酒,更洒菰蒲雨。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也是描绘了一个“冷香美人”。
二、虚字的叠用:
清代沈祥龙《论词随笔》中提到“词中虚字,犹曲中衬字,前呼后应,仰承俯注,全赖须子灵活,其词始妥溜儿不板实。不特句首虚字宜讲,句中虚字亦当留意。”虚字的引用在表达细腻的情感是就像珠宝玉石一样,也会闪烁出耀眼的光辉。同时虚字的引用还能够在传情以外使得诗词更有音乐的美感。因此虚字正如血肉一样使得诗词更饱满丰富。虚字的运用并不是姜夔的首创,但是大量运用虚字来创造词的虚境从而传达词的清冷之意确实姜夔的特色之一,其中《琵琶仙》: 【序】《吴都赋》云:户藏烟浦,家具画船。唯吴兴为然。春游之盛 ,西湖未能过也。己酉岁,予与肖时父载酒南郭,感遇成歌。
双桨来时,有人似、旧曲桃根桃叶。歌扇轻约飞花,蛾眉正奇绝。春渐远、汀洲自绿,更添了、几声啼。十里扬州,三生杜牧,前事休说。
又还是、宫烛分烟,奈愁里、匆匆换时节。都把一襟芳思,与空阶榆荚。千万缕、藏鸦细柳,为玉尊、起舞回雪。想见西出阳关,故人初别。词中虚词如似、正、渐、自、更、了、休、奈、都、为、初等层出不穷,有如画中虚白,意脉绵延,又曲折宛转,让人在虚境的充满韵味的世界里感受到了姜氏的清冷。
三、结体于虚:
陈锐《褒碧斋词话》中称白石词“结体于虚”,虚主要是指姜夔的许多写景咏物词多从虚处着笔,正如章培恒所言“表现手法,多追求言外之意,空灵的神韵,而避免质实重浊的笔触”。不直接对事物景象进行刻画描写,而是以寥寥几笔“摄取事物的神理而遗其外貌”,从而营造出一种清冷之感。如《惜红衣》:【序】吴兴号水晶宫,荷花盛丽。陈简斋云:“今年何以报君恩。一路荷花相送至青墩。”亦可见矣。丁未之夏,予游千岩,数往来红香中。自度此曲,以无射宫歌之。
簟枕邀凉,琴书换日,睡馀无力。细洒冰泉,并刀破甘碧。墙头唤酒,谁问讯、城南诗客。岑寂。高柳晚蝉,说西风消息。虹粱水陌。鱼浪吹香,红衣半狼藉。维舟试望故国。眇天北。可惜渚边沙外,不共美人游历。问甚时同赋,三十六陂秋色。
这首词在姜夔的小序中我们可以看出是一首描写荷花的,,但是除了在序中我们看到了直接写到荷花以外,整首词未提到一个字。虽是咏荷词,却借荷花抒写与情人离别之苦。“高柳晚蝉,说西风消息”西风渐起,荷花也凋零了,淡淡几笔将词人内心的孤寂与痛苦刻画出来,教人怎能不感到冷。王国维说姜夔写景的作品“虽格调高绝,然如雾里看花,终隔一层”(《人间词话》)。其实,雾里看花,别有一番风味,未必就比“不隔”逊色。
四、清冷意象的连用:
邓乔彬先生在《论姜夔词的清空》中指出:“姜夔为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