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忐忑》为什么这么火.doc
《忐忑》为什么这么火
摘要:龚琳娜演唱的歌曲《忐忑》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歌曲迅速走红的原因除了歌曲本身的艺术性令众人着迷,其流行也有着深刻的社会因素。本文从社会学理论角度分析了这首歌曲流行的原因:一是歌曲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文化认同感。二是歌曲迎合了现代社会人们的社会心理。三是大众媒介为歌曲的流行推波助澜。四是“从众”现象加速了歌曲的流行。
关键词:歌曲《忐忑》;流行;原因
由龚琳娜演唱的歌曲《忐忑》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点击率不下十万次,几乎是一夜间风靡大江南北,成为家喻户晓的歌曲。这首3分45秒的歌曲迅速走红的原因除了歌曲本身的艺术性令众人着迷,其流行也有着深刻的社会因素。本文试从社会学角度探究这首歌曲流行的原因。
一、歌曲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文化认同感
当今中国正经历着剧烈的社会变革,各种西方思潮反噬着国人的思想,人们处于一种缺乏文化认同感的社会氛围中。曾有一段时期,中国流行的歌曲仿佛是外国文化的“殖民地”,许多中国歌曲不光曲调模仿外国音乐的曲调,歌词也要夹杂一两句英文,就连演唱也是模仿欧美、日韩的表演风格,蓝调、节奏布鲁斯(RB)、嘻哈说唱(Hip―Hop)等异域音乐风格的中国流行歌曲比比皆是。而音乐艺术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这些音乐虽然流行,但其背后的异国文化并不能满足人们的文化认同感。人们难以在其中找到中国传统文化在现实中的归宿而深深陷入了一种文化迷茫之中。
“中国风”原创音乐的兴起显示出大众音乐趣味向传统文化的回归,这是人们需要在音乐艺术中获得文化认同感的佐证。歌曲《忐忑》顺应时代潮流,以五声音阶的复杂重叠来进行创作,并运用戏曲锣鼓经作为唱词,以笙、笛、提琴、扬琴等民族乐器伴奏,在极快速的节奏中变化无穷,音乐融合了戏曲老旦、老生、黑头、花旦等多种音色,体现了中国传统声乐技巧的夸张变形。它的音乐深具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特色,国人很容易在其中获得民族文化的共鸣,沉睡多年的民族文化自信心得以唤醒。可以说,《忐忑》的流行正是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文化认同感。
二、歌曲迎合了现代社会人们的社会心理
曾遂今认为,音乐流行是指社会上的一部分人在一定时期内,由于受某种特定心理需求的趋使而追求某种特定的音乐行为方式,致使这种行为方式及其对象在一定社会范围内扩展蔓延,并形成不同程度的社会风靡与狂热的音乐社会现象。可见,音乐作品必须符合一定时期内人们特定的心理需求才能够得以流行。如今,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大众的生存压力和精神压力日益增加。心理失衡、情绪紧张、烦恼忧愁、躁动不安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心态。现代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精神生活的变化凸显了化解大众精神压力、宣泄其情感张力的迫切性。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广泛地参与、以追求感官和娱乐刺激为特色的流行歌曲就成为大众宣泄情绪、消除忧虑、缓和冲突、松驰紧张的文化减压方式。[1]而歌曲《忐忑》恰好迎合了现代社会人们的社会心理。首先,《忐忑》的节奏灵活多变,音调激昂顿挫、富于生气,热烈的情绪中蕴含着生命力的律动。人们在听赏时随着音乐摇摆律动可以将积聚在心中的不良情绪宣泄出去,使精神上的不适得以减轻,满足了人们释放压力的需要。另外,歌曲《忐忑》的歌词别具一格,整首歌曲无具体歌词,而是演唱者龚琳娜根据京剧唱白发挥的咿咿呀呀,激起了众人的好奇心,使得众多网友展开了对歌词的热烈讨论,加之网络的“神人神曲”,“歌曲听一万遍也学不会”的宣传为其增添了些许神秘感,于是网友们蜂拥而上翻唱歌曲,引发了众人广泛参与的热潮,在这种热潮中,《忐忑》迅速蹿红。其次,龚琳娜在演唱时表情夸张:时而摇头晃脑、时而双目圆睁、时而横眉怒目、时而开怀大笑,辅以大开大合的手部动作,与其他歌手的表演完全不同,而且她每次演唱时唱词都不完全一样,使得听众每听一次都可以有不一样的感受,令人耳目一新。加之许多人用找乐子的方法去欣赏它,用恶搞的戏谑方式传播它,歌曲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满足了人们求新猎奇的社会心理和获得娱乐消遣的社会要求。这样,《忐忑》的流行也就顺理成章了。
三、大众媒介为歌曲的流行推波助澜
从社会学层面来看,音乐文化产品作为音乐商品,它的消费是一个普遍的社会行为。大众媒介促成了音乐商品的消费,而音乐商品的消费量与其流行速度是成正比的。德国学者伊丽莎白#8226;内尔#8226;纽曼认为:个人的观点和态度要受周围人和大众传媒的影响……而后者的作用更大。[2]这是因为在社会生活中,大众媒介作为“权威”对人们接受信息的态度有着直接影响。《忐忑》的流行将这条规律发挥得淋漓尽致:在被上传到各大视频网站之前,《忐忑》也曾多次公开演出,但并未走红。下半年《忐忑》上传网络成为其火爆的开始,网络媒体快捷性、交互性、广泛性、开放性的传播特征使得人们对歌曲的参与性大大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CRRT管路凝血的预防及治疗.pptx VIP
- 吞咽障碍筛查.pptx VIP
- GAT1193-2014人身损害误工期、护理期营养期评定规范.pdf
- 2024~2025学年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八年级下册7月期末数学检测试卷(含答案).docx
- DB37-T4898-2025滨海盐碱地棉花秸秆还田技术规程.pdf VIP
- 2025年包装机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
- 六年级数学小升初奥数精华题目带答案.docx VIP
- 贵州国企招聘2025贵州航空产业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贵州安立航空材料有限公司招聘6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0卷合集).docx
- 《胖东来员工报名表》(Word版本).docx VIP
- 新教材人音版一年级音乐上册(艺术唱游)全册教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