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合力筑和谐 孤儿不孤单.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合力筑和谐 孤儿不孤单.doc

合力筑和谐 孤儿不孤单   2005年4月9日,是值得大港区孤儿牢记一生的日子。他们的境遇甚至命运在这一天已被改变。   这天上午,大港区“爱心助孤”认亲仪式在大港体育馆举行。天津市委先进性教育督导组、大港区里的主要领导、市慈善协会、市民政局都到了,全区44名18岁以下的孤儿和他们的监护人都到了,助养单位和各街镇的领导都到了。孤儿当中,最小的只有四五岁,还不适应这样的场面,还不懂得跟随队伍。孩子们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分三批依次上台接受助养认领。看着这些稚气可爱的孩子,听着《爱的奉献》那催人动容的旋律,联想孩子们没爹没妈的不幸,区委书记陈玉贵和在场的许多人都流下了热泪。孤儿代表――大港一中的学生韩梦发言时动情地说:“我们是不幸的,却又是幸运的。因为今天我们这些没爹没妈的孩子又有了很多很多的亲人。”   以这次认亲仪式为标志,大港区正式建立起“爱心助孤”长效机制。从这一天开始,每一个遭遇不幸的孤儿,在享受国家低保政策的同时,都将得到区属机关、企事业单位和驻区企事业单位每年3000元的助养帮扶,直到他们成人。      《25个孩子一爹》和大港的25个孤儿      时间上溯到2004年7月10日。经过三个月的紧张筹备,在大港区委区政府和天津市慈善协会的关怀和指导下,大港区慈善协会成立。全国政协常委、中华慈善总会会长范宝俊、民政部办公厅主任窦玉沛、天津市副市长只升华、市慈善协会会长陆焕生和区里主要领导到会祝贺。   应邀担任大港区慈善协会名誉会长的著名艺术家黄宏因重要公务没有出席。受黄宏委托,由黄宏主演的《25个孩子一个爹》剧组在成立大会上将捐助大港区25名孤儿。在500多双眼睛的注目之下,25个大小不一的孤儿拘谨而喜悦地列队走上主席台。人们的泪花伴着闪光灯不停地闪烁,会场气氛到了高潮。“爱心助孤”作为一个重要议题和精品项目更强烈地印在人们的心里。从此,关心孤儿、帮助孤儿的社会氛围在大港日益浓厚。      双胞胎兄弟牵动众人心      在“爱心助孤”仪式结束后,一对17岁的双胞胎孤儿兄弟成为媒体聚焦。哥哥叫韩万通,弟弟叫韩万军,家住小王庄镇陈寨庄村。   他们的爷爷奶奶和父亲都是本地户口。他们的父亲当年在东北打工时与当地女子相识结婚生下他们。13岁时,父亲因车祸身亡,母亲经受不住打击和生活的重负,离家而去,杳无音信。他们一直与年届七旬的爷爷奶奶相依为命。由于不是本地户口,他们进不了低保。因生活所迫,爷爷奶奶每天不得不给他们安排一块钱的生活费。2004年11月的一天,他们被迫辍学。   无巧不成书。第二天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到小王庄镇入户走访。孩子的奶奶说起孩子的遭遇声泪俱下:“这俩孩子户口解决不了,我到死也合不上眼啊。”来访者含泪答应立即向领导汇报,抓紧协调解决。转天,经镇里协调,学校减免了学杂费,孩子复学了。基本生活费也得到解决,初步完成了户口材料的申请上报。在全体区级领导访贫问苦期间,区委常委、副区长尚小平听取汇报后,专程到这个家庭走访。老人说着说着扑通一声跪下了:“区长大姐,帮帮孩子吧!”尚小平一把搀住老人,安慰她说一定尽快解决……在尚小平、区委常委、公安大港分局局长皮玉山的直接过问、协调下,市区两级公安部门特事特办,将孩子的户口很快解决了。   2月4日,立春。尚小平、皮玉山和区老领导、慈善协会副会长张家应在相关职能部门、镇村负责人的陪同下一起来到韩家。尽管春寒料峭,但韩家屋里屋外犹如春风拂煦,温暖而热闹。“区长大姐”拉着孩子奶奶的手说:“孩子们有大港户口了。”皮局长把崭新的户口本递交到孩子手里。韩家人喜极而泣。这时,通过区慈善协会介绍,主动认养两个孩子的海洋科技园区总经理林雕飞把两千元助养金交给孩子,表示要一直供养到孩子上完大学并负责安排工作,太多的喜事令老夫妻俩应接不暇,不知怎么感谢是好,连声说:“快给恩人们磕头。”──今年的春节,韩家过得最开心。   区委区政府为孤儿解决户口的故事在群众中成为美谈。      长效机制惠及每个孤儿      几年来,天津市慈善协会积极倡导社会各界的热心人自愿认养孤儿。区内外响应者不少。经市慈善协会介绍,大港区先后有10名孤儿获得市慈善协会和武清区民营企业家孙庆军等热心人士的资助;区里默默帮助孤儿的也不乏其人。然而,相对于全区孤儿以及孤儿更好地成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来说,还必须探讨一种能长期奏效、持续帮扶、全部覆盖的机制才行。   进入2005年,大港区相继出台了《大港区农村医疗救助实施细则》、《关于加强困难群众帮扶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五保资金使用管理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困难群众帮扶工作的实施意见》。大港区慈善协会把“爱心助孤”作为全年五项救助的第一个项目。《大港区关于“爱心助孤”的实施意见》作为扶贫帮困的系列措施之一,就是在这样的背景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