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民国以来广东莫家拳传承态势与发展研究.pdf

晚清民国以来广东莫家拳传承态势与发展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晚清民国以来广东莫家拳传承态势与发展研究.pdf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 2016年第 4期 JournalofGuangdongPolytechnicNormalUniversity 晚清民国以来广东莫家拳传承态势与发展研究 毛 佳 ,李 壮 (韩 山师范学 院,广东 潮州 521041) 摘 要 :莫家拳诞生于岭南 民间武术运动鼎盛 的时期 。它能够在众多武术 门派 中脱颖而 出,成为广 东五大名拳之一 ,一是与创拳伊始莫 氏家族辉煌长兴有关 ,文兼武备是家族实力 的体现 ,“莫家拳”藉此 开宗创派;二是莫家拳扬名海 内外,广州林荫堂、林仲 伟父子贡献不可磨灭。林荫堂先生是 第一个将莫 家拳传进广州的高手,林仲伟教授在此基础上将莫家拳进一步发扬光大。莫家拳传承人纵 向传播 的同时, 继承者们利用所学的拳术 同时糅合其他拳派在横 向上进行 了改造 、创新 ,从这种层面讲 ,也是一种贡献。 关键词:莫家拳 ;传承态势;发展状况 中图分类号 :G8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2X(2016)04—0021—07 易命理 ,兼收武备 。莫达士之兄莫硕士 ,号华岳 , 一 、 莫家拳在莫氏家族 赐登仕 郎 ;子通儒亦赐登仕 郎,孙莫振蛟 ,曾孙 内部 的传承与发展 莫礼杨赐修职郎,这些人都精通 “莫家拳”。[] 莫拳 因长时间隐匿于家族 内部 ,并未被世 在莫家拳形成初期 ,基本是族 内父子相传 、 人所 了解 ,直至晚清时期传到莫亮这一脉时,才 同姓相传 的状态 。莫家拳在惠阳火 岗一带经过 掘弃只在族 内传承 的规矩 ,将拳术大范 围传播 , 几代人 的传承后 ,其影 响力逐渐扩大 ,成为广东 尤其是在传给谢 岗林荫堂后 ,更是名噪一时 。 有名 的拳种 ,并 以火 岗为中心 ,向四围扩散 ,桥 f一 )莫 氏传承绵延有序 头遂成为莫家拳发展史上重要 的集散地 。伴 随 ·莫家拳在粤省广泛传播仅仅是 自晚清 民国 着不断的传播发展 ,一些外姓人士 以姻亲 的关 时期 以来百余年 的时间。莫家拳早期并不外传 , 系也得 以窥其奥秘 。像 晚清 时期居于东莞常平 仅是莫 氏族人 内部用来强身健体 、 自卫 防身 的 元 岗村 的陈堂公 ,便是因为姻亲关系而成为莫 一 门拳术 。从莫达士开宗创派到 “潼湖打仔”莫定 家拳 的受益者 。陈堂公后为东莞武技第一人 ,从 儒 、莫亮儒 ,从惠阳火 岗到东莞 的大洲 、石水 口, 学者 四百多人 。 莫拳也仅是在家族 内部或 同姓族人之间相传 。 桥头石水 口籍莫德裕师傅 曾对莫家拳在桥 据 资料记载 ,达士公生三子 ,长乔锡 ,次定 头的传承作过一些分析 。他说 ,莫达士的真实名 儒 .三亮儒。定儒精通武术 ,因火 岗村在惠阳潼湖 字其实 叫莫蔗咬 ,后来 的名字则是 由他师傅修 岸边 。故有 “潼湖打仔 ”之称 ,恩赐登仕 郎、候选州 改的 .叫莫清娇 ,后来改为莫大 昌。桥头莫家拳 司马 ;亮儒赋性刚劲 ,兼收武备 ,名 闻四乡 。定儒 族谱 [2]如下 : 又生三子 ,即琼璋 、凤璋 、兰璋 。琼璋为乡举人 ,正 [一传 ]莫定儒 (石水 口村)、莫振蛟 (石水 口 当生平 ,性直淳厚 。凤璋、兰璋赋性刚正义重 ,授 村、字 大 昌)。 修职 郎、外省州左堂等职 。定儒孙莫鸾翮,精于 [二传 ]莫黎胜 (石水 口村 )、莫林 (石水 口 歧黄 ,远赴西藏 ,精修密宗佛法 ,著 《藏芗述录》 村)、陈堂公 (常平镇元 冈村)、徐皮铁 (企石镇徐 传世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