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_课程论(上)
第一节 课程的涵义 第一节 课程的涵义(续1) 第一节 课程的涵义(续2) 第一节 课程的涵义(续3) 二、当代课程的基本形式结构 第三节 我国当前的课程改革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体系”。 从此,我国掀起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高潮。 2000年开始,进行了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制定,实验和修订,2002年开始,启动了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研制,实验等工作,到2005年中小学阶段各起始年级进入了新课程,至今已全面展开。 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 建国以来我国绝大多数课程改革是为了适应特定历史时期政治、经济的需要而进行的,每一个具体的儿童的生存状态鲜被关注。这是一个必须承认的事实,也是今天从事课程改革的痛苦的起点。 本次课程改革第一次确立了“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的课程哲学,第一次确立了“为了素质教育”的改革目标,我国的课程体系第一次有了儿童(学生),这在我国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二、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二、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二、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课程内容“难、繁、偏、旧” 示例 一位教师的教案 性别的奥秘 学生两人一组。 将用书写英文字母“X”10片红纸放入写有“女”字的信封中,用十片写有“X”、10片写有“Y”的蓝色纸片放入写有“男”字的另一信封中(红纸片代表“女”,蓝纸片代表“男”) 两学生分别从信封中随机抽出一纸片。若分别是“X”“X”,则为“生女”;若分别是“X”“Y”则为“生男”,一共抽取10次,统计“生男”“生女”的比例。 全班汇总数据,统计一共生了多少“男”,多少“女”,比较“生男”“生女”的比例。 讨论:本次活动的原理和“生男”“生女”的奥秘有什么关系? 二、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二、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二、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复习思考题 1,如何理解课程的涵义? 2,什么是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各自有哪些优缺点? 3,潜在课程含义 4,谈谈我国的新课程改革(何时开始?为什么改革?改革什么?你有何主张等)。 日本的教师给高中生布置了这样一道题: “日本跟中国100年打一次仗,19世纪打了日清战争,20世纪打了一场日中战争,21世纪如果日本跟中国开火,你认为大概是什么时候?可能的远因和近因在哪里?如果日本赢了,是赢在什么地方?输了是输在什么条件上?分析之。” 某学生的分析:“我们跟中国很可能在台湾回到中国以后,有一场激战。台湾如果回到中国,中国会把基隆与高雄封锁,台湾海峡就会变成中国的内海,我们的油轮就统统走右边,走基隆和高雄的右边。这样,会增加日本的运油成本。我们的石油从波斯湾出来跨过印度洋,穿过马六甲海峡,上中国南海,跨台湾海峡进东海,到日本海,这是石油生命线,中国政府如果把台湾海峡封锁起来,我们的货轮一定要从那里经过,我们的主力舰和驱逐舰就会出动,中国海军一看到日本出兵,马上就会上场,那就打!按照判断,公元2015年至2020年之间,这场战争可能爆发。所以,我们现在就要做好对华抗战的准备。” 我们的题目一般是这样出的:“甲午战争是哪一年爆发的?签定的叫什么条约?割让多少土地?赔款多少银两?”每个学生都努力做答案。结果,我们一天到晚忙着记忆什么时候割让辽东半岛,什么时候丢了台湾、澎湖,赔款二万万银两,1894年爆发甲午战争,1895年签定《马关条约》,背得滚瓜烂熟,都是一大堆枯燥无味的数字。 ——人家培养的是能力,而我们灌输的是知识。? ? (摘自《读者》2004年第20期) 改变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择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功能。 5、课程评价 6、课程管理 改变国家集中管理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 * 第七章 课程理论(上) 第一节 课程的涵义 第二节 课程结构 第三节 我国当前的课程改革 一、现代课程论主要流派 二、课程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1、课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的含义 2、我国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上部内容 下部内容 教学重点 课业+进程 我国 课程 朱熹:宽着期限,紧着课程 (功课及其进程) 西方 拉丁语(cureree)=跑马道 斯宾塞:课程(curriculum) 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 一、课程的词源 学习路线 有组织的知识体系 读书期限不能安排得过于紧凑。 而一旦进入学习阶段, 就绝不能放松, 要按照功课的进程来完成任务。 二、多种“课程”定义的归类 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语言学概论第一章第三节脚本(有练习).doc
-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文物学概论复习资料.docx
- 第六章 集装箱运输课件.ppt
- HW2-计算机科学与导论-思想与方法.doc
- 《网络组建技术》课程教学大纲.doc
- 2007、2008高级《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doc
- 生物工程概论作业.docx
- MY-MBA--课程大纲.doc
- 计算机学习必备知识:【技术分享】如何区分大数据下的三大利器:数据科学家,数据工程师与数据分析师.docx
- 第六章生产设施布置课件.ppt
- 金融产品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积极适应市场风格,行为金融+机器学习新发现.pdf
- 交运物流2024年度投资策略:转型十字路,峰回路又转(2023120317).pdf
- 建材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板块持续磨底,重点关注需求侧复苏.pdf
- 宏观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之路.pdf
- 光储氢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在春季,需求的非线性增长曙光初现.pdf
- 公用环保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电改持续推进,火电盈利稳定性有望进一步提升.pdf
- 房地产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聚焦三大工程,静待需求修复.pdf
- 保险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资产负债匹配穿越利率周期.pdf
- 政策研究2024年宏观政策与经济形势展望:共识与分歧.pdf
- 有色金属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新旧需求共振&工业原料受限,构筑有色大海星辰.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