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JOURNALOFNANJINGUNIVERSITY
and
.(Philosophy,Humanities
So—c—ialScie——nces)1—电—4,2004
·思想史研究·
论梁启超《老子哲学》的思想特色泰
李 昱
(南京大学中文系,南京210093)
摘要:梁启超写于1920年的《老子哲学》既宣传《老子》返璞9j真的人生哲学,又宣传佛家《大
乘起信论》一心、二门的思想;既将老子的客观的“道”解释为毕竟平等、不可破坏之真如,又将“有生
于无”的客观过程解释为万物为妄见所生,因而将返璞归真视为灭除我见、我相而证到自然之道的过
程。把佛、道两种旨趣完全不同的学术纠合在一起,无疑是学问家之大忌,但如果考虑到他是在执行
思想家和宗教家的社会职责,那么,他这样做也就不难理解了。
关键词:梁启超;《老子哲学》;道;真如;名相
中图分类号:B2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278(2004)04—0066—07
打开李国俊《梁启超著述系年》的1920年著作目录,本年学术著作,除《清代学术概论》以及
为写《中国佛教史》所准备的多篇文章外,《老子哲学》、《孔子》、《老孔墨以后学派概观》,以及
《论孟子》则显得较为突出。其中,《老子哲学》讲于本年和写于本年,其发表则在次年5月和8
月的《哲学》第l、2期上。¨儿n啪’该文一改早年评老子“弱我民志”、“坏我民心”,因而“毒天下久
矣”之论调,居然批评人们以“厌世”评老子,是对老子的曲解。他说:“我读了~部《老子》,就没
有看见一句厌世的语。他若厌世,也不必著这五千言了。老子是一位最热心、热肠的人。说他厌
世的,只看见‘无为’两个字,把底下‘无不为’三个字读漏了。”12j(n引
今天,我们分析该篇,不仅要注意梁氏评老为什么前后变化这样大——这一点,所有认真研
究过梁启超的人都注意到了,而且更要注意他在该篇中,为何要以“我注六经”的方式“曲读”原
典,将老子客观的、作为物质实体的“道”解读为佛家之“真如”;而当他将老子的道视为类似于
“真如”的精神实体后,整个《老子》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思想体系,《老子》的著述宗旨是什么?我
们将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向人们展示晚年梁启超的思想特色。
《老子哲学》是梁启超1920年“欧游”回国后在清华学校的一篇讲稿。“一战”结束前后的这
次实地考察,在他思想上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印象,那就是数十年来一直被先进的中国人奉为“老
师”的西方人,因为这次世界大战使得“科学”与“自由”思想的负面影响大暴露,竟然研究向中国
学习以整治其民族的心灵来。在《欧游心影录》中,最让人震撼的莫过于对西方“科学万能”论的
批评。梁启超说:“大凡一个人,若使有个安心立命的所在,虽然外界种种困苦,也容易抵抗过去,
近来欧洲人,却把这件没有了。为什么没有了呢?最大的原因,就是过信‘科学万能’。”近代以
前欧洲文明的三大支柱是封建制度、希腊哲学和耶稣教,如果说哲学“从智的方面研究宇宙最高
●收稿日期:2004—0l一17
作者简介:李昱(1968一),男,安徽郎溪人,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
囵
原理及人类精神作用,求出个至善的道德标准”的话,那么,宗教则“是从情的、意的两方面,给人
类一个‘超世界’的信仰,那现世的道德,自然也跟着这个标准。十八世纪前的欧洲,就是靠这个
过活”。然而,近代人因科学发达,生出工业革命,外部生活变动不居,而内部生活也飘摇不定,人
们本可以用哲学和宗教固定人心,哪知哲学首先举手向科学投降,实验心理学家们把人类的精神
看成一个心理过程,做种种实验来测算它,“硬说人类精神,也不过是一种物质,一样受‘必然法
则’所支配,于是人类的自由意志,不得不否认了;意志既不能自由,还有什么善恶的责任,我为善
不过那‘必然法则’的轮子推着我动,我为恶也不过那‘必然法则’的轮子推着我动,和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