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为什么要修建这样一条铁路.doc
为什么要修建这样一条铁路
摘要:东省铁路是一条奇特的铁路 它原本是俄罗斯西伯利亚大铁路一部分,最后却建在中国土地上。这条铁路,是中国百年近代史的一个缩影。本文通过东省铁路修建始末的探讨,揭露了近代史上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关键词:维特 东省铁路 西伯利亚大铁路
中图分类号:K25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09)14-
1896年6月3日(光绪二十二年四月二十二),在外界不知情但猜测纷纷的情况下,中俄双方代表于莫斯科签订《中俄密约》,这份条约规定了俄国“借地造路”事宜。东省铁路筑于1898~1903年,全长2,450多千米,呈“丁”字形:干线起自俄境后贝加尔州之赤塔城,穿过我方黑龙江省之西南部,吉林省之东北部,复入俄境,与乌苏里铁路衔接,即“丁”字的“一横”;南部“南满洲支线”北接哈尔滨站,贯连长春奉天,而达旅顺大连,即“丁”字的“一竖”。东省铁路是当时清政府对这条建在中国的俄国西伯利亚大铁路远东线的官方称谓,俄方称之为“中国东清铁路”。1920年10月,东省铁路干线改称“中东铁路”;1950年2月,中苏签订《关于中国长春铁路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东省路又多了个名字:中国长春铁路。
西伯利亚大铁路是横贯俄国东西两端的动脉,全长9,300余千米。它有3条支线:一由乌兰乌德出经蒙古至北京;一由赤塔出经中国东北至海参崴(即东省铁路);一由泰舍特出经共青城至苏维埃港(即贝加尔―阿穆尔铁路)。中蒙俄国际铁路建于1953~1956年;贝阿铁路动工于苏联“三五”时期(1938~1942年);“1897年就建成了俄国最辽远的铁路――由海参崴到伯力的乌苏里铁路”;而沿黑龙江连结乌苏里铁路和赤塔的阿穆尔铁路则是1907年始建,1916年通车。故20世纪10年代之前,让西伯利亚铁路之“后贝加尔铁路及南乌苏里铁路两面首尾相联”的,主要就是建在中国境内的东省路。
以乌拉尔山脉为界,西伯利亚铁路西线在1892年前完成;东线全长7,400多千米, “直到1891年2月,(由各部大臣组成的)该委员会才决定同时兴建乌苏里江地区铁路和自米阿斯至车里雅宾斯克这一部分的西伯利亚铁路。在给当时作环球航行的沙皇太子(即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的一道诏书中,说明这条铁路将‘一直将通过整个西伯利亚’,并命名为大西伯利亚铁路。”
“1896年,正在建筑的大西伯利亚铁路已经建筑到后贝加尔地方,于是发生一个问题,往后铁路向那方向修呢?” “在当时,对工业落后的国家来说,这是一项艰巨的事业”,如沿黑龙江继续修至海参崴,在技术和资金上会遇到很大困难。就此,俄政府内部出现不同意见,沙皇倾向于从赤塔穿越中国东北直抵海参崴的方案。此案由财政大臣维特(С.Ю.Витте)提出,它降低了施工难度,且缩短700俄里,节省3,500万卢布经费,更深远的意义在于,“把西伯利亚铁路的阿穆尔段穿过满洲,它将阻挠日本在该地区的逾分的要求”,大铁路穿过中国东北的路线,就这样通过了。
甲午战争期间,老沙皇去世,尼古拉二世(Николай II)即位。斯役以中国惨败而告终,对于中日媾和条款内容的设置,俄国表示担忧:日本所提和约条件中最引人注意的无疑是他们完全占领旅顺口所在地的半岛;此种占领会经常威胁北京,甚至威胁要宣布独立的朝鲜;同时由我国利益来看,此种占领是最不惬意的事实。假使我们要日本放弃此种条件时,将发生一个问题,假使他们拒绝我们的要求,我们是否采取强迫措施抑或在此种情况能指望和其他强国共同行动?
其结果是:(1895年)4月23日,(俄法德)三国公使走访外务省,正式宣布干涉;并指出以下四点。即如果日本占领辽东半岛,则(1)朝鲜独立将有名无实;(2)妨碍欧洲各国商业上的利益;(3)威胁清国首都;(4)给东洋的和平带来妨碍,要求日本放弃辽东半岛。俄国用武力支持干涉。
俄国对于“任令日本占领南满,待西伯利亚铁道筑成后再为自己取得报偿,或者现在即决定积极阻止此种占领”的问题,最终选择了后者。它产生了预期效果: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俄皇尼古拉二世行加冕礼于莫斯科,中国派遣李鸿章为全权大使往贺。俄人趁机携还辽东之盛德,说李以联俄之利,以满足其积年之宿望。而李亦感于马关条约赔款问题,俄国斡旋之力居多,知有联俄之必要,以图报复。
参考文献:
[1]【苏】А#8226;Г#8226;纳波尔科.苏联铁路运输业发展史略.北京:人民铁道出版社.1956年版.
[2]【俄】库罗帕特金.俄国军队与对日战争.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3]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近代经济史参考资料丛刊:中国近代铁路史资料.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
[4]【美】乔治#8226;亚历山大#8226;伦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