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的社会责任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媒体的社会责任研究.doc

媒体的社会责任研究   摘要: 近年来,虚假广告严重侵害消费者利益的案件层出不穷。当人们纷纷把矛头指向代言人、广告商等主体时,却忽略了虚假广告的发布者――媒体的责任。文章介绍了虚假广告的界定、特征以及危害,对媒体的角色扮演和原因进行分析,并从归责原则和构成要件两个方面阐述了媒体责任的认定,最后,为虚假广告的防范提出了若干建议。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cases that false advertisements violate consumers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and people usually criticize the advertisement companies and the spokesmen. However, we neglect the social liability of the media.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eption and harm of the false advertisements and analyses the role of the media. At last, the author represents some reasons and gives several suggestions against the false advertisements.   关键词: 媒体;虚假广告;社会责任   Key words: media;the false advertisements;social liability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4-0302-02      0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广告作为一种有效工具,在传递商品信息方面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和作用。但是,部分广告商和媒体过分重视广告的经济效益而忽视其社会效益,导致虚假广告损害消费者利益的侵权案件层出不穷。从郭德纲代言藏秘排油被央视“3?15”晚会曝光,到“三鹿奶粉事件”,再到侯耀华“现身”10则违法广告等。我们在反思这种不正常传播现象的时候,往往只注意到媒体是虚假信息的曝光台,却忽视了它更是虚假广告的发布者这一重要角色。虚假广告不但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造成了社会财富的极大浪费,同时,也降低了广告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可信度,损害了新闻媒体的公信力。由此,治理虚假广告迫不及待,而大众媒体在其中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1虚假广告的界定和特征   1.1 虚假广告的界定我国《广告法》第三条规定:“广告应当真实、合法,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第四条规定:“广告不得含有虚假的内容,不得欺骗和误导消费者。”可见广告向消费者传递的信息应该是真实、可靠、值得信赖的,不得欺骗或巧妙设法来误导消费者。因此,虚假广告可界定为对商品或者服务作欺骗性或误导性宣传的广告。   1.2 虚假广告的特征   1.2.1 宣传虚假①有意夸大产品或服务的功能与效用。对生产、销售的产品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有效期限、产地来源、所获奖项等,或对所提供的劳务、技术服务的质量、规模、技术标准等进行夸大宣传甚至任意捏造。②广告语言模糊,故意混淆视听、引起歧义。此类广告在内容上也许是真实的或者大部分是真实的,但是由于措词的技巧,明示或暗示、省略或含糊使得消费者对真实情况产生误解。   1.2.2 媒体多元化虚假广告除了通过正规媒体如电视、广播、户外媒体、正规报纸及杂志等发布外,还通过一些非法渠道进行传播,例如户外到处张贴或刷制小广告,印刷纸质的小传单、小手册、小卡片等随处散发,手机短信发送虚假信息等。   1.2.3 行业集中化虚假广告比较集中的行业是药品、化妆品、保健品、房地产以及医疗服务及美容服务行业。不论内容如何,夸大功效、夸大事实几乎是所有虚假广告的共同特点。   1.2.4 表现方式多样化随着国家治理虚假广告力度的加大,一些不法商家采用的手段越来越隐蔽,从而使消费者难以辨认。如有的通过电视及广播发布有偿新闻,或者其形式与新闻相混淆;有的与媒体联办节目,将广告制作成专题片的形式播放;有的请所谓的专家或消费者现身说法。近年来,一些以“采访广告”、“案例广告”、“排行榜”、“热线咨询”等方式出现的虚假广告更是层出不穷。[1]   2虚假广告的危害   虚假广告的危害可以从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角度进行分析。   2.1 经济学的角度   2.1.1 阻碍公平竞争在一定时期、一定地区内,市场的需求量是一定的,广告欺诈行为使消费者或其它经营者上当受骗,使广告商从中牟取了额外利益,而与其有竞争关系的诚实经营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