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末清初杭州书画鉴藏家群体管窥(上).doc
明末清初杭州书画鉴藏家群体管窥(上)
明末清初是中国鉴藏史上的特殊时段。明中期以后,嘉隆、万历诸帝因国库空虚,竟将书画当作“以充武官岁禄”, [1]致使大部分内府古玩书画逐渐流散在外,极大地充实了私家收藏。至清初时,全国尚未统一,朝廷对书画无暇顾及,达官显贵一旦仕途败落,便落得抄家充军,其家藏被商人和鉴藏家以高价或低价购进。因此,清朝著名鉴藏家曹溶不无感慨地说:“二十年来内府真迹流落人间,自右军以下至于子昂、伯机所见五、六百卷,大有古今不相及之叹。”[2]大量的藏品流到市场上,进入古董商人和普通百姓之手,导致“沧桑后,世家所藏,尽在市贾手”,[3]由此出现了私家鉴藏的繁盛时期。这种情况在江南地区特别突出,并形成了一定的交易模式、群体和地域特色的艺术品市场。
而杭州作为江南重要的城市,既有发达的经济,又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与秀丽的自然风光,艺术市场自古就显得十分活跃。早在南宋时期,就已出现了以店铺和集市贸易形式的艺术品市场,且得到了皇家的直接赞助。明末清初时的杭州更是和南京、苏州等地,成为江南书画艺术品的交易中心。究其原因,除了杭州本身的特质外,亦和当地众多的鉴藏家在书画市场中的活动是分不开的。笔者试图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探析,以便能梳理出杭州鉴藏家群体大体的脉络和特点,以及这一时期杭州地区书画市场的状况。
明万历时的杭州作为东南一大都会,是“民萌繁庶,物产浩穰”之地。[4]当时杭州市场上店铺林立,城内外“列肆几四十里,无咫尺贩脱,若穷天罄地,无不有也”。[5]杭城以经营茶叶、丝绸、盐闻名于世,又是全国丝织、棉布、锡箔等手工业生产的中心之一。杭人以此积累了大量的财富,故明代文人张瀚在《松窗梦语》中说:“吾浙富厚者多以盐起家,而武林贾氏用鬻茶成富,至累世不乏”。[6]杭州重要的景点――西湖,以优美的风景闻名于世。南宋覆灭后,作为都城的杭州城未遭到较大战争的破坏,西湖的游览胜事仍不减往昔。其旅游业的线路已形成并定型化,景观不断增多,且设有特色的旅游项目。1547年,钱塘人田汝成出版了专著《西湖游览志》,记录和介绍了杭州可供游览的景点。这从侧面验证了当地旅游活动的兴旺。
此外,发达的交通网络更为杭州的经济、旅游和城市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使物资与人员流通变得顺畅。当时杭城“舟航水塞,车马陆填,百货之委,商贾贸迁”,故“四方之游士贾客,肩摩踵蹑”。[7]美丽的西湖让全国各地的游客蜂涌而至,每当“二月,作胜会于苏堤。城中括羊角灯、纱灯几万盏,遍挂桃柳树上,下以红毡铺地,冶童名妓,纵饮高歌。夜来万蜡齐烧,光明如昼。湖中遥望堤上万蜡,湖影倍之。萧管笙歌,沉沉昧旦”。[8]西湖的艳丽让前来旅游休闲的人们深受感染,谢肇?J在《五杂俎》中说道:“余尝谓住西湖之人,无人不带歌舞,无山不带歌舞,无水不带歌舞,脂粉纨绮,即村妇山僧,亦所不免”。[9]张京元更是这样描绘晚明西湖的情景:“西湖之胜,在近;湖之易穷,亦在近。朝车暮舫,徒行缓步,人人可游,时时可游。而酒多于水,肉高于山,春时肩摩趾错,男女杂沓,以挨簇为乐。无论意不在山水,即桃容柳眼,自与东风相倚,游者何曾一着眸子也”。[10]其奢华休闲气质可见一斑。
为了适应旅游活动的开展,西湖的游船亦颇有特色。其湖上的船舫“大小三号:头号置歌筵,储歌童;次载书画;再次侍美人”。[10]人们聆听戏典,品赏字画、诗歌雅集等活动纷纷移至湖上画舫进行。文人墨客在水上尽情畅游。可见为了适应奢侈的生活方式与艺术娱乐的需求,游船的用途也是多功能的。
这时期的杭州又以佛事圣地而远近闻名。杭城自唐宋以来遗留下来的寺庙不计其数,在张岱《西湖梦寻》中记载的就达二十多个,包括玛瑙寺、昭庆填充、玉泉寺、集庆寺、灵隐寺、施公庙、法相寺等。杭城人也大都信佛,所以张瀚指出:“少游云:‘杭俗工巧,羞质朴而尚靡丽,人颇事佛’。今去少游世数百年,而服食器用月异而岁不同已。毋论富豪贵介,纨绮相望,即贫乏者,强饰华丽,扬扬矜诩,为富贵容。若事佛之谨,则斋供僧徒,装塑神像,虽贫者不吝捐金,而富室祈祷忏悔,诵经说法,即千百金可以立致,不之计也”。[11]众多的佛宇寺庙引来了周边及各地的人们前来朝拜旅游,因此杭州的香市相当发达。
杭州休闲奢华的气质及诸多的优势,汇集了大量的富商巨贾、文人士大夫、画家和名妓等阶层的人。他们有的做短期旅游,有的寓居湖畔。为了满足奢靡的生活和理想中的意境,营造了各式园林,故杭城园林的数量相当众多。其南屏山一带是明代文人园林别业最密集的地方,如孙太初别业、黄汝离读书处-寓林,虞淳熙读书林,包涵南庄等。文人雅士在欣赏湖光美景的同时,彼此邀约往来,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社会交际网络。
这些人时常举办各种雅集,并请画家现场作画。有一次他们在定香桥畔不期而遇,于是在一艘名叫“不系园”的大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