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罪己诏中的儒家思想.doc
浅谈罪己诏中的儒家思想
摘要:罪已诏是古代帝王以公开的方式进行自我反省、主动承担罪责的文书。被尊为“圣天子”的帝王何以能够主动公开颁布罪己诏来承担过错?儒家经典和帝王罪己诏有着很大的联系,天谴说、仁君思想以及中庸思想是帝王能够颁布罪己诏的内在原因,儒家经典更是帝王颁布罪己诏时所要寻求的依据。
关键词:罪己诏 儒家思想 天谴 中庸
诏,是天子向臣民颁布政令的文书。罪己诏,是诏令文书的一个小类。通常是国势衰微、苛政病民、社会动乱或天象异常、逢遇自然灾害时,皇帝下诏列数自己的错误,以示悔过,用来振作士气,收揽民心。本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天自省,合乎古训;有过自责,也算常人修身应有之义。但是,帝王不是一般凡夫俗子,而是“托于四海之上”,“统御环区”,被尊为“圣天子”,不仅称“圣”,更谓为“天子”,高居天人之际,乃“君权神授”,近乎“神”。如此神圣的古代帝王,能自省其过,已经是非常不容易的事;进而写成文告――《罪己诏》以颁示天下,就更加令人不解。
究竟是什么力量促使帝王做出惊人之举?这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探讨。固然战乱、亡国、灾异等因素是推动帝王颁布罪己诏的客观原因,但主观上的天谴、仁君、中庸等儒家思想亦要求帝王适时颁布罪己诏以收获民心,谋得天下太平。下面我们试着用儒家精神来诠释帝王颁布罪己诏的思想轨迹。
一、形式上,罪己诏从儒家经典中寻找理论依据
历代帝王都把儒家精神作为他们对人民进行思想统治的工具,儒家经典和帝王罪己诏有着不可割裂的联系。帝王的罪己诏,都有意识的从儒家典籍中寻找处理事务的理论依据,引用儒家经传中的语句来阐发政令或申述意见,以进一步增强说服力。如:
比如,汉成帝鸿嘉元年(公元前20年)春二月,诏曰:“朕承天地,获保宗庙,明有所蔽,德不能绥,刑罚不中,众冤失职,趋阙告诉者不绝。是以阴阳错谬,寒暑失序,日月不光,百姓蒙辜,朕甚闵焉。《书》不云乎?‘即我御事,罔克耆寿,咎在厥躬。’……”汉成帝在此引用了儒家经书《尚书》中的“即我御事,罔克耆寿,咎在厥躬”,意思是现在我的治事大臣,没有老年人长期任职,是我诚不能胜任。
又如,唐文宗太和六年(832年)春正月乙未朔,以久雪废元会。壬子,诏:“朕闻‘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朕之菲德,涉道未明,不能调序四时,导迎和气。自去冬已来,逾月雨雪,寒风尤甚,颇伤于和。念兹庶吐,或罹冻馁,无所假贷,莫能自存。中宵载怀旰食兴叹,怵惕若厉,实予之辜。思弘惠泽,以顺时令。……言念赤子,视之如伤。天或警予,示此阴诊,抚躬夕惕,予甚悼焉。”其语“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出自《尚书?泰誓》中,古人认为天有意志和知觉,可以视听,而天的视听通过人民的视听来体现的。
不仅仅帝王下诏时引经据典,同时大臣上疏奏谏时也会引用儒家经典的思想来要求帝王罪己。如魏征在其逊位后的第三次上疏中,就有多达五处引用了儒家经典。首先开篇就是两句经典引用:“臣闻《书》曰:‘明德慎罚,惟刑恤哉!’《礼》云:‘为上易事,为下易知,则刑不烦矣。上多疑则百姓惑。下难知则君长劳矣。”’通过经书来劝说太宗通过刑赏来“劝善而惩恶”;随后,又引用了“《诗》曰:‘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又曰:‘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来论述要以史为鉴,亲贤远佞,“采尧、舜之诽谤,追禹、汤之罪己”;最后,又用“《易》云:‘君子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提醒太宗居安思危。
二、本质上,罪己诏的颁布是儒家思想作用的结果
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除了秦朝时是把法家思想作为统治理念,汉朝初年时有黄老思想的无为而治占社会主导思想,其余时间基本上都是以儒家思想作为统治思想。所以说,儒家思想与儒家观念在中国可谓根深蒂固。帝王罪己诏也不例外。
首先,儒家的“天谴说”要求帝王能够主动承担责任。自先秦以来儒家思想就有“民贵君轻”的理论,汉代大儒董仲舒又提出了“天谴说”,以天的神圣来制约皇权。他把天打扮成有意志、有感情的人格神,认为天有喜怒之心和爱憎之情。人在世间的活动会从天那里得到指示。特别是代天治民的君主的行为好坏,天会直接降“符瑞”以示奖励,或者降灾异进行谴告。
当有彗星、日蚀等天异的时候,显然是天的警告,说明天子的行为和政策出现了错误,当出现地震、山崩等天灾时。则表明天对君主的惩罚。此时,帝王就要主动的承担罪责,来安抚民心,如明帝太和初(227年)颁布的《日蚀求言诏》,帝曰:“盖闻人主政有不德,则天惧之以灾异,所以谴告,使得自修也。故日月薄蚀,明治道有不当者。朕即位以来,既不能光明先帝圣德,而施化有不合于皇神,故上天有以寤之。宜敕政自修,有以报于神明。天之于人,犹父之于子,未有父欲有责其子,而可献盛馔以求免也。今外欲遣上公与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