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红楼梦》甲戌本《凡例》的作者.doc
论《红楼梦》甲戌本《凡例》的作者
摘 要: 《凡例》是《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所独有的。由于内容独特,众多的红学学者和爱好者对它的认识不一,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见解。本文从分析《凡例》的内容入手,就《凡例》的作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即它是由曹雪芹和脂砚斋共同完成的。
关键词: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 《红楼梦》 《凡例》 作者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自1927年被胡适先生购得而为世人所见,至今已有80多年了。对于此书,众多的红学学者和《红楼梦》的爱好者都有研究,成果颇丰。当然也有不少分歧,如对此本独有的《凡例》就存在多种见解和认识。笔者拟就《凡例》的作者是谁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有关《凡例》作者的主要观点
《凡例》的作者是谁?现在在红学研究中主要有这样几种观点:(1)认为是曹雪芹所写。胡适①、俞平伯等持此观点。(2)认为是脂砚斋所作。(3)认为《石头记》的继承者畸笏叟整理旧稿时所作。(4)认为是后人伪造的。如冯其庸先生认为是“《石头记》抄本成了商品以后”,书贾为了“标新立异,昂其值,以求售”而伪造的。②现在大多数人认为《凡例》的作者就是脂砚斋。
二、《凡例》内容分析
《凡例》作者的判定如此众说纷纭是和甲戌本的《凡例》很特别的内容有关的。甲戌本所独有的《凡例》如下:
《凡例》红楼梦旨义:是书题名极□□□□□(胡适补为“多一曰红楼”)梦,是总其全部之名也;又曰《风月宝鉴》,是戒妄动风月之情;又曰《石头记》,是自譬石头所记之事也;此三名,皆书中曾已点晴(睛)矣。如宝玉作梦,梦中有曲,名曰《红楼梦十二支》,此则《红楼梦》之点晴(睛)。又如贾瑞病,跛足道人持一镜来,上面即錾“风月宝鉴”四字,此则《风月宝鉴》之点晴(睛)。又如道人亲眼见石上大书一篇故事,则系石头所记之往来,此则《石头记》之点晴(睛)处。然此书又名曰《金陵十二钗》,审其名,则必系金陵十二女子也。然通部细搜检去,上中下女子岂止十二人哉!若云其中自有十二个,则又未尝指明系某某。及至“红楼梦”一回中,亦曾翻出金陵十二钗之薄(簿)藉(籍),又有十二支曲可考。
书中凡写长安,在文人笔墨之间,则从古之称;凡愚夫妇儿女子家常口角,则曰“中京”,是不欲着迹于方向也。盖天子之邦,亦当以中为尊,特避其“东南西北”四字样也。
此书只是着意于闺中,故叙闺中之事切,略涉于外事者则简,不得谓其不均也。
此书不敢干涉朝廷。凡有不得不用朝政者,只略用一笔带出,盖实不敢以写儿女笔墨,唐突朝廷之上也。又不得谓其不备。
此书开卷第一回也,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梦幻识通灵”。但书中所记何事,又因何撰是书哉?自云: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女子,一一细推了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何堂堂须眉,诚不若彼一干裙钗!实愧则有余,悔则无益之可无可奈何之日也。当此时,则自欲将已往所赖,上赖天恩,下承祖德,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母教育之恩,负师兄规训之德,以致今日一事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记,以告普天下人。虽我之罪固不能免,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不肖,则一并使其泯灭也。虽今日之茅椽蓬牖,瓦灶绳床,其风晨月夕,阶柳庭花,亦未有伤于我之襟怀笔墨者。何为不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以悦人之耳目哉?故曰“风尘怀闺秀”。乃是第一回题纲正义也。
开卷即云“风尘怀闺秀”,则知作者本意原为记述当日闺友闺情,并非怨世骂时之书矣。虽一时有涉于世态,然亦不得不叙者,但非其本旨耳,阅者切记之。
诗曰:
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
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梦尽荒唐。
谩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甲戌本的标题为“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但《凡例》正文第一句却是“红楼梦旨义”。此处前后不一致。此处矛盾让一些学者认为《凡例》的作者是曹雪芹,是“脂砚斋未插手之前的文字”。③《凡例》的内容中提到“中京”,但细查全书,没有“中京”一词。④此处矛盾让人怀疑《凡例》作者并不是曹雪芹,而是另有其人。《凡例》的第三条“此书只是着意于闺中”和第五条“作者本意原为记述当日闺友闺情”有重复。上述特别之处为判断“凡例”的作者制造了困难。
三、“凡例”作者分析
《凡例》的作者是谁?我们先来分析上述几种观点。《凡例》是原有的,还是后人伪造的?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现存的甲戌本在当时是自藏本还是售卖本。在现存的10多种乾隆抄本《石头记》中无一不避“玄”字讳,而唯有甲戌本例外。冯其庸先生据此判定甲戌本的时代“不大可能是乾隆前期甚至也不大可能是乾隆末期的一个硬证”。②后来冯先生纠正了自己的看法,认为:“玄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