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英语插入语句法研究述评.pdf
2007年第6期 外语研究 2007,No6
总第106期 Foreign Languages Research Serial No 106
英语插入语句法研究述评
蔡 冰 余光武 。
(1.徐州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江苏 徐州 221l16;2.南京大 ee文系,江苏 南京210093;
3.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语言系,北京 100732)
摘 要:功能语言学的研究认为插入语是一种语法化的“崮定”结构或“搭配”,不具有句法意义。生成语法的
研究表明插入语的产生是一种纯句法的过程,同时指出,对插人语的句法分析应能够解释:(1)插入语和饰句
之间的关系;(2)插入语位置分布上的灵活性及(3)插入语的“语义贫困”现象。关于英语插人语的句法研究可
以为汉语相关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视角。 ‘
关键词:插入语;传信;句法;语义贫困;生成语法
中图分类号:H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
1.弓l言
插入语的界定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界定通常指的是(1)中的划线部分:
(1)a.Tom is ill,they say.
b.Jules is back,I see.
e。Mary is ill,I believe.
(1)a—c中的插入语均由主语加上谓词构成,一般被看作是个“小句”(clause),插入语所修饰的部分
则称为“饰句”(the sententia1)(Urmson l952;Rooryck 200l等)。
广义的界定除了包括(1)中的狭义插入语外,还将“of course”之类的短语,以及感叹语、呼唤语和插入
性句子(如“Dick--and I must insist on this—never was a crook”)等,也都划入了插入语的范围(Emonds
l976;McCawley l982;Bussmann l996)。本文以下所讨论的均指狭义的插入语。
插入语的句法分析一直是个很棘手的问题。事实上,对插入语句法结构的分析直接影响到对它的性
质的认定。虽然学术界对插入语功能的认识基本上是一致的,即插入语主要用来表达传信等意义,但对
其句法结构的分析却存在着很大的分歧。概括起来,插入语的句法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Corver l994;Rooryck 2001):a.插入语的动词和论元;b.插入语和饰句之间的关系;C.插入语位置的灵
活性①;d.插入语“语义贫困/弱化”产生的原因和方式。本文也拟从这几个方面对英语插入语的句法研
究成果作概要述评。
2.插入语中的动词和论元
2.1插入语动词
插入语在结构上也有形式上的主语和谓语,所以,其结构核心也是谓语动词。弄清楚插入语中动词
的性质与特点是插入语研究的第一步。
Urmson(1952)注意到以某些动词(如suppose)的第一人称现在时态为核心构成的主谓结构,既可出
现在 that陈述小句之前,也可以插入到陈述小句的中间或句末位置,他认为应把这些动词单独划为一类,
称为“插入语动词”,包括心理状态动词、连系动词和感觉动词等。插入语动词本身并没有什么实际的描述
意义,它只是用来引导听话人正确地理解某个论断的语境意义、社会意义、逻辑意义或传信意义。②例如:
(2)a.Mary is ill,I’m afraid.
b.Mary is ill,they say.
C.Mary is ill,I tell you.
d.Mary is ill,can you imagine!
* 本文的研究得到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 (项 目号:05SJB740009)、江苏省社科基金(项 目号
07YYB002)的立项资助,谨此致谢。
· 6 ·
从例中不难发现,插入语中的动词在意义上发生了某种变化。这也就是Bresnan(1968)所谓的插入
语动同“语义弱化”现象。(2a)中的I’m afraid并非表示说话者心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