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职教育规划教材基础版第四册——《子夜》节选
四 《子夜》(节选)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结构,理解文章主旨和思想内容。
2.分析吴老太爷人物形象。
3.体会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深化主题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作家及写作背景介绍
长篇小说《子夜》是著名作家茅盾的代表作,出版于1933年 1月。它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都市上海为背景,通过民族资本家吴荪甫为振兴民族工业而搏斗并失败的过程,揭示了旧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同买办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斗争,进而指出:中国在帝国主义经济势力的控制下,民族工业不可能得到发展,中国社会也不可能走上真正的资本主义道路。
二、分析课文
《子夜》共十九章。开头三章,主写吴老太爷的逃离农村、出走上海、猝然死亡及其丧事。以此,点明30年代初,农民革命风起云涌的时代特征;象征老朽的封建社会的衰亡、崩溃;进而把全书的主要人物——吴荪甫、赵伯韬等人,主要线索——民族工业资本家与官僚买办资本家的矛盾斗争,都在开头几章中就介绍出来,推动了故事情节的迅速展开。
本篇课文节选自小说的第一章,节选部分之前,写吴老太爷的儿子、儿媳——吴荪甫和林佩瑶夫妇,女婿、女儿——杜竹斋、吴芙芳夫妇等人都已在码头上等候了。然后就进入本篇课文节选的部分:
轮船靠岸后,吴老太爷的最初亮相是:“脸色并不难看,两圈红晕停在他的额角。可是他不作声,看看儿子,女儿,女婿,只点了一下头,便把眼睛闭上了。”表明,他虽然年老体衰有病,但此时的身体状况尚可;不过,与儿女不亲。
坐进当年(1930)最新出品的汽车后,他嫌芙芳身上的香气刺鼻,便要一直跟随他在乡间居住的四小姐、七少爷同车。其“古怪而且执拗”的脾气也显露了出来。
当汽车已经启动,他“又锐声叫了起来:‘《太上感应篇》!’”待到仆人将《感应篇》取来,他将其“恭恭敬敬摆在膝头”,这才在“干瘪的嘴唇上浮出一丝放心了的微笑”。说明他依然活在古代,沉迷于封建文化之中。
汽车重新启动,“驱驰于三百万人口的东方大都市上海的大街”上。课文及时插叙了两段吴老太爷的过去。30年前,他也曾是“顶括括的‘维新党”’,与当清朝侍郎的父辈尖锐冲突。25年前“跌伤了腿”,又死了妻子,半身不遂使他“屈服”于父亲。此后自绝于社会,不出书斋半步,回归到封建传统的古代。于是,又与“新式企业家的‘子’”发生了矛盾,看不惯“儿子那样的‘离经叛道’的生活”。不过,半身不遂使他于25年后又屈从于儿子,在乡下不安定的情况下,被强行接到了上海。“他就是那么样始终演着悲剧”,透着无奈。
汽车发疯似的向前飞跑,大城市的光怪陆离扑面而来。“机械的骚音,汽车的臭屁,和女人身上的香气,霓虹电管的赤光——一切梦魇似的都市的精怪,毫不怜悯地压到吴老太爷朽弱的心灵上,直到他只有目眩,只有耳鸣,只有头晕!直到他的刺激过度的神经像要爆裂似的发痛,直到他的狂跳不歇的心脏不能再跳动!”这是写封闭了25年的吴老太爷咋一进入“上海这‘魔窟’”的精神状态与身体状况——大受刺激,难以承受——也就为后文的猝死于脑充血打下了伏笔。
汽车终于停在吴公馆的大洋房前。吴老太爷“看见满客厅是五颜六色的电灯在那里旋转……一切男的女的人们,都在这金光中跳着转着……无数的高耸的乳峰,颤动着,颤动着的乳峰,在满屋子里飞舞了”。这一切,堆积起来,重压在他的胸脯上。终于,他“脑壳里梆的一响,两眼一翻,就什么都不知道了。”而“黄绫套子的《太上感应篇》啪的一声落在地下。”
至此,本篇课文结束了。但小说的第一章并没有完,在这节选部分之后,小说还写了医生的抢救与无效,吴老太爷的不治身亡。值得注意的是,吴家客厅里,林佩瑶的表兄弟范博文的两段话:“你们试想,老太爷在乡下是多么寂静;他那二十多年足不窥户的生活简直是不折不扣的坟墓生活……今天突然到了上海,看见的,听到的,嗅到的,那一样不带有强烈的太强烈的刺激性?依他那样的身体,又上了年纪,若不患脑充血,那就当真是怪事一桩!”“老太爷在乡下已经是‘古老的僵尸’,但乡下实际就等于幽暗的‘坟墓’,僵尸在坟墓里是不会‘风化’的。现在既到了现代大都市的上海,自然立刻就要‘风化’。去罢!你这古老社会的僵尸!去罢!我已经看见五千年老僵尸的旧中国也已经在新时代的暴风雨中间很快的很快地在那里风化了!”参阅这两段话,将有助于我们理解吴老太爷这个人;理解作家设置这一人物,并安排在第一章中死去的意图。
三、引导学生通读课文,找出若干能凸现吴老太爷思想性格、人生历程的句子。
(一)让学生阅读以下句子。议一议,这些句子反映了吴老太爷思想性格、人生历程的哪些侧面。
1.可是三十年前,吴老太爷却还是顶括括的“维新党”。祖若父两代侍郎,皇家的恩泽不可谓不厚,然而吴老太爷那时却是满腔子的“革命”思想。
2.二十五年来,他就不曾跨出他的书斋半步!二十五年来,除了《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