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朱耷绘画的遗民特色.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谈朱耷绘画的遗民特色.doc

谈朱耷绘画的遗民特色   摘要:明清朝代的更替,使清初出现了一批遗民画家,国破家亡的独特经历深深的烙在他们的艺术作品上,朱耷作为一具有代表性的遗民画家,作品遗民特色突出。他的花鸟画、山水画都深深的烙上了遗民特色,时代亦赋予他的作品以特有的魅力和品位。   关键词:朱耷;遗民;花鸟画;山水画   中图分类号:K20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6-0138-01    明代末年,清军入关,明王朝覆灭。朝代更替造成的社会动荡对当时的经济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批具有强烈反清意识的文人,深感家国之痛而回天乏术,或隐居山林,或遁迹空门,以书画诗文抒发国破家亡之痛,表达自己的幕寂及悲愉之情,所以在清初出现了一批遗民画家,国破家亡的独特经历对他们的心灵产生了极大的冲击,这种冲击深深的烙在他们的艺术作品上,在艺术上以独抒内心抑郁不平的情感为目的,高度重视笔墨形态的表现性,形成独立不群的艺术风格。朱耷便是其中很有代表性的遗民画家,他的独特身份使他的作品中遗民特色尤为明显。   一、“遗世逃名老,残山剩水身”   朱耷(1626――约1705年),号八大山人,别号雪个,个山等,明末清初著名的画家,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六子宁献王朱权的后人。作为明宗室后裔,一出生,命运就注定了他随明朝的兴衰而沉浮。在崇祯十七年(1644年),就是八大山人19岁那年,明朝覆灭。昔日的王孙,转眼之间成为亡国的“遗民”。在接下来的清廷对明王室的种族灭绝政策中,他又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为求活命,只能东躲西藏, 隐姓埋名一度出家为僧,“借僧活命”后又转当道士,在南昌建青云谱道院作为栖身之所。“愧矣!微臣不死,哀哉!耐活逃生。”他装哑扮傻,不再开口说话。他只能拿起画笔通过绘画来表达宣泄感情,以隐晦的笔触来反映他的爱和恨,倾泻他愤懑痛苦的内心世界。深深的遗民烙印使得不管是他的花鸟画还是山水画,都是国破家亡写愁寄恨的表现方式,不管是花鸟还是山水,都是笔墨简练,意境荒寒,造型怪诞的。八大在他的画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是相当复杂的,他在作品中所反映出来的多半是孤傲落寞和清空出世的情调,他所画的鱼和鸟,正是寄托了他对清朝统治者的极端鄙视。清代书画家郑板桥曾经题了这样一首诗,确切地说明了八大山人的生平和绘画的关系:“国破家亡鬓总蟠,一囊诗画作头陀。横涂竖抹千千幅,墨点无多泪点多”。   二、八大山人花鸟画、山水画的遗民特色   八大山人作为朱明王朝的皇族后裔,他的创作主旨、审美取向、笔墨风格都独具一格,别有风味。画为心迹,他的画作深深刻上了遗民的烙印。   八大山人尤善花鸟画,他的花鸟画取法林良、陈淳、徐渭等写意花鸟大师,但发展为阔笔大写意画法,形象简练,造型夸张,具有险怪奇特的艺术风格。八大处于动荡的年代,国破家亡的痛苦、生活的巨大落差失意,所以在他的作品中经常融入自己强烈的主观意识,注重鱼、虫、禽等物象的人格化表现,以象征手法表达隐晦的寓意。他借助花鸟、竹木、山水来抒发对现实的不满和愤慨,表现他那倔强高傲的性格。在他的笔下,呈现的是鼓腹的鸟,瞪眼的鱼,禽鸟形象大多一足独立,岌岌可危,呈现出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之态。它们大都面作卵形,嘴、眼多呈方形,一圈一点,一幅“白眼向天”的神情。游鱼形象往往在大的空白背景中只有一两条,目光因过于惊悚而略显呆滞。八大笔下的花鸟鱼虫,虽然在造型上保持了物体的一些基本特征,但已经被画家的主观世界所扭曲,成为一种异乎寻常的象征表现。画面呈现的既是花鸟,又是一种奇特夸张的笔墨,更是画家全身心的苦恼、焦灼、挣扎、痴狂的倾泻表现。这些从画面中传达出的情感,均为八大山人内心深处对故国王朝的怀念和对当权者的痛恨。他的花鸟画以其奇崛、怪诞、枯简、凝重展现了自身的灵魂和生命,开创了花鸟画的新风貌。   八大山人的山水画取法董其昌,但舍弃了董平和秀逸、幽雅明洁的格调,代之以枯索冷寂,满目凄凉的艺术风格,于荒寂境界中透出雄健简朴之气,反映了他孤愤的心境和坚毅的个性。他曾自题《为黄砚旅写山水册》说“郭家效法云头小,董老麻皮树上多。想见时人解图画,一峰还写宋山河。” 可见其在艺术上继承传统又另创风格,在感情上借写山水怀念故国。纵观他的山水作品,几乎普遍都是残山剩水、地寒天荒的山水形象,笔墨枯淡,湿墨浓墨不多,多为干枯平淡之墨。无论景象还是意境,都在山远水远人更远山冷水冷人更冷的境界上,反映了在异族的统治下,大明的故土山川相寥,风雨飘摇,只剩下一纸残山剩水、地寒天荒,及复明无望、寄世双零的心灰意冷之情,其山水画正是为了书写胸中孤愤逸气。   国破家亡的历史时代造就了八大山人,他以笔墨为伴,以书画抒怀,将艺术创作作为毕生追求或唯一寄托的生活方式,时代亦赋予他的艺术创作以特有的魅力和品位,他独特的绘画艺术在美术史上产生巨大的影响。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