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孔子的美育思想及对现代教育的启示.pdf
2007年第6期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NO.6,2007
(总第125期) Journal of Qingha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No.125
论孔子的美育思想及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李瑞华
(青海师范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青海 西宁810008)
[摘要]孔子的教育思想,在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发展过程中占有显著地位。对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创
造、人才的培养,都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纵观孔子的教育思想,其中美育思想在其教育思想中占有重要
的地位。诸如尽善尽美的美育境界,文质彬彬的审美标准,“乐”修其内,“礼”修其外的综合美育观,以及
《诗》《书》序其志,《礼》《乐》纯其美的宽泛的美育内容,都对我们今天的美育,特别是审美素质的培养,具有
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孔子;美育思想;尽善尽美;3c质彬彬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102(2007)06—0138—05
在孑L子的言论中,多次谈到美,其内容涉及 知,然其教人也,始于美育,终于美育。”l2 说明了
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在《论语》中有很多这 美育在孑L子教育思想中的重要地位和在育人中
方面的记载,如“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是讲求 的巨大作用。
一
物质生活的美;“乐道安仁”,“君子谋道不谋食, 、 尽善尽美的审美境界
忧道不忧贫”,是强调内在品德的美;“食不言, 美育的本质目标是境界的生成。何谓境界,
寝不语”、“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行”,是 一 般而言是指事物所达到的程度。但就审美境
要求行为的美;“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乡人 界而言,这个定义似乎还不足以阐明境界的内
饮酒,杖者出,斯出矣”,是重视礼仪之美。“岁 涵。佛家认为,心之所游履攀登者,谓之境。也
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仁者乐山,智者乐 就是说,心灵攀登体验到的那个层次,就叫做境
水”,是喻指人的品格之美;“子不语怪力乱神”、 界。而审美境界的生成必须经历审美感受、审美
“颂《诗》《书》、执礼皆用雅言”是力求言语之美。 体验,审美超越才能达到。孑L子认为,美的最高
纵观孑L子的言行,从饮食起居,到为人处事,生活 境界是尽善尽美。因而在他的言论中,往往把美
无处不审美。 与善联系起来,甚至把美与善当作同义词。他
在孑L子看来,美育既是道德伦理,也是政治 说:“里仁为美”。(《论语 ·里仁》)遵五美,屏四
伦理。对个人修养来说,美育既可修养身心,又 恶。”(《论语 ·尧日》)在这里,孑L子把美与善统
能涵养品德,所谓“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一 起来谈,把美与恶对立起来谈,可以看也,孑L子
(《论语 ·泰伯》)就政治伦理而言,美育既可以 认为的美,是美与善二者的结合。
治国安民,又可移风易俗,所谓“治上安民,莫善 孑L子在谈论韶乐和武乐时有这样的评价:
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J‘‘礼乐治国”成为 “子谓韶:‘尽美矣,以尽善也’;谓武:‘尽美矣,
孑L子最主要的政治主张。王国维在《孑L子之美育 未尽善也”’。《论语 ·八佾》孑L子对韶乐的推
主义》一文中指出:“其审美学上之理论虽不可 崇,是因为《韶》乐是虞舜时代的一种乐曲,它表
[收稿日期]2007—04—08
[作者简介]李瑞华(1965一),女,汉族,辽宁彰武人,青海师范大学讲师。
一 138—
现的是舜接受尧“禅让”继承尧的帝位的内容。 《论语·先进》中记载了孔子与几位弟子各
舜继承了尧的圣德而致天下太平,既依据礼制又 言其志的对话:“(曾)点日:暮春者,春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