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瑶族史诗《密洛陀》民族哲学观
瑶族史诗《密洛陀》民族哲学观[摘要]《密洛陀》是瑶族一部古老而又宏大的创世史诗,蕴含着丰富厚实的瑶族历史、文化积淀,反映了布努瑶的原始哲学、伦理道德,宗教信仰等,折射出瑶族及其先民朴素的宇宙观、唯物史观和辩证法思想
[关键词]《密洛陀》;本体论;辩证法思想;人天观
[作者]谢少万,广西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南宁,530006;刘小春,广西贺州市八步区文化馆馆长,副研究馆员。广西贺州,542800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XX年以前,
天地还未分开
立身无大地,
仰头没青天
不见星辰日月,
没有河流山川
整个乾坤摇摇晃晃
是谁开创天地,
建造山河,
繁衍人类?
说不清那温暖的阳风吹了多少个春秋,
也记不住那寒冷的阴风刮了多少个岁月
只记得它们不分白天和黑夜,
一个劲地吹呀刮呀,
吹得天地卷成团,
刮得宇宙方变圆
天抱地来地抱天,
天气地气紧相连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瑶族先民认为,世界以前是一个摇摇晃晃,粘成一团,天地不分的“乾坤”,宇宙之初,一片混沌。在瑶族先民看来,“气”或“风”是天地万物的始基或本原。这个观念本质上是从物质世界本身去探索宇宙万物的根源,包含有世界之本原是物质的本体论思想。诚然,“气”是一种用肉眼看不到的无固定形状的东西,但同时它又是我们通过感觉感知到的客观存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气”既是“无”又是“有”。说它无,是因为这种“气”是无形的,“视之不见”的;说它有是因为它是能感觉得到,能认识的东西,正因为它是“有”才产生了万物。这种由“气”、“风”构成天地万物的思想既与西方哲学本体论的“本体世界”和“现象世界”相类似,也与中国古代哲学“本根论”的“气”、“理”、“心”相吻合。它表明瑶族先辈已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同时也说明,人类看待世界的样式基本上是一致的
二、《密洛陀》的唯物辩证观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是不断地运动的,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周围的其他事物发生某种联系或关系;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任何事物都是这一整体中的一个成分、环节或阶段;每个事物内部的各个构成要素之间也是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瑶族先民对宇宙及万物的普遍联系和发展也有自己的看法和认识,这种认识包含着古代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正如上节诗句所反映的那样,瑶旅先民把“风”或“气”视为构成宇宙万物的始源,宇宙万物是由阴风阳风这种物质的互相排斥和消长而形成的。阴阳作用促成了宇宙万物的形成和发展。阴风阳风“吹得天地卷成团,刮得宇宙方变圆”,“天抱地来地抱天”,“天气地气紧相连”。这种天地相佑,阴阳相济的观点与我国古代荀子的“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不谋而合。总之,在古代瑶族先民看来,正是由于”气”的运动而形成了阴风和阳风,阴风与阳风的相互作用造成了天地山河
瑶族先民不仅能用发展的眼光去观察宇宙万物运动的客观现象,他们还能从纷繁复杂的天地万物的关系中发现其内在的联系与关联,形成自己独有的思维模式和世界观,在《造天地》这一章里,我们看到这样的叙述:
密姥的大伞,
撑开大无边:
密姥的长衫,
张开广连连
密本洛西心欢喜,
密阳洛陀笑开颜
拿衫来做地,
用伞来做天
天盖地,
地托天,
天地紧相连
“伞”和“天”,“衫”与“地”,本质上无相同之处,但瑶族先民却能把他们联想、联系在一起,因为它们形态相近。“伞”和“天”一样,看上去像一个拱形。“衫”和“地”相似,“衫”有皱褶,而“地”则表面凹凸不平。这虽然只是一种简单的类比,但不可否认,这些都是辩证思维的基础
密洛陀用密姥的大伞和长衫来创造了天地。但天上没有太阳和月亮,大地一片灰暗浑浊,万物怎能生存,人类怎能繁衍?那么太阳和月亮又是怎么来的呢?瑶族先民们想到了他们平时喜欢佩戴的金银首饰:
密本洛西解下左耳环,
金耳环呀金耳环,
你真是福华赊的金,
化作太阳照天地:
密阳洛陀摘下右耳环,
银耳环呀银耳环,
你真实发华风的银,
化作月亮照世间
金子和太阳一样金光灿灿,而银子类似于月亮银光闪闪。这些类比都说明瑶族先民善于用自己丰富而烂漫的联想,试图找出事物的来源,事物彼此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来,反映了他们具有万物之间存在着普遍联系的朴素辩证观思想
三、《密洛陀》的人天观
《密洛陀》的人天观既包括”人定胜天”的哲理内容,也包含“天人合一”的哲学内涵。首先,在《密洛陀》里,密洛陀是一个神的形象,拥有无限的神力和威力,她同自然的关系是主宰和被主宰的关系。她之所以能够支配自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