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南汉宋朝时期岭南开发
试论南汉宋朝时期岭南开发【摘 要】南汉统治的时间虽短,但对岭南地区的开发仍有影响。两宋北边不靖,统治中心南移,使岭南的开发得以明显加快
【关键词】南汉;宋朝;岭南;开发
【作 者】雷学华,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陈晓燕,武汉科技学院副教授。武汉,430074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XX年称帝,国号越,建都广州,次年改国号为汉,史称“南汉”
南汉统治时,承袭唐制,设置百官,设置州县。盛时辖境有州60、县214、户170623。还实行开科取士,网罗统治人才;铸钱通商,发展对外贸易;开展冶铸业和采珠业。这些措施的采取虽然是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十国中以图自存,但客观上对岭南经济的发展有好处。不过,南汉的统治者都尚奢侈,统治方式也极为残暴,境内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十分尖锐,境内还爆发了张遇贤领导的农民起义。971年,宋军南下,灭南汉政权
宋朝统一岭南后,继承和发展了唐代的羁縻州县制,对少数民族聚居区“因其疆域,参唐制,分析其种落,大者为州,小者为县,又小者为洞,凡五十余所,推其长雄者为首领,籍其民为壮丁”,②分别授土著首领以知州、权州、监州、知县、知峒等官职,采取“以夷制夷”的策略。这些羁縻州县的官员可以世袭,但却必须得到朝廷颁发的“文帖朱记”(印信)以为凭证,使其辖区纳入朝廷的版图并与中央政府保持着政治上的联系。宋王朝还委派人担任经略使、提举等官职,以便对土著官民进行监督和控制。在战略要地派驻军队进行镇守。这证明宋朝对岭南地区的统治较之唐朝是更为加强了
岭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以前被统称为俚、僚、俚僚、西原蛮、广源蛮或溪峒蛮。南宋时出现了“僮”或“撞”、“撞丁”的名称,说明“僮”(壮)作为民族的称呼至迟在南宋时形成了。宋时,壮族地区的所有土地归各级土官所有。土官被称为主户,不享朝廷的俸禄,知州占有名为养印田的土地,权州以下占有荫免田,役民耕种,得其收获,以为俸禄,成为领主。另将不太好的土地分给称为提陀的平民,“民田计口给民,不得典卖,惟自开荒者由己,谓之祖业口分田。”③他们应属于封建自耕农一类,不仅要为领主耕种俸禄田,还要服各种劳役和兵役。另有类似奴隶身份的人,“以攻剽山僚及博买嫁娶所得生口,男女相配,给田耕种,教以武伎,世世隶属,谓之家奴,亦曰家丁”,④总称洞丁。他们毫无人身自由,受到领主的沉重剥削,力作终岁而不得一饱,土官对其有生杀之权,洞丁“一有微过,遣所亲军斩于上流,而自于下流阅其尸也。”⑤上层建筑作用有限,不太利于岭南的进一步开发。且宋时积弱积贫,民族矛盾一直较突出,不仅北方难以善了,南方也出现了反叛斗争
宋皇四年(1052年),广源州(辖今广西靖西、德保)的僮族大姓――侬氏家庭的侬智高因向宋廷求官不成而举兵反宋,攻占邕州后建大南国,僭号仁惠皇帝,改元启历,并仿宋制建立行政机构。是时岭南久安,州县无备,守将对叛军一时不知所为,多弃城逃遁,故侬智高相继攻破横、贵九州,并围广州。广州乃岭南重镇,守备坚固,叛军围攻57日而不能破,且伤亡惨重,其战船又被守军焚毁。侬智高只得退兵,再据邕州
宋廷派宣抚使狄青领军南征,三万宋军偷袭夺占昆仑关(今广西宾阳西南)险隘。侬智高惊闻王师绝险而至,急忙悉众来拒。狄青调集右江36峒的僮民,在归仁铺(今广西南宁三塘)左右包抄叛军,大败之。侬智高焚邕州城,夜遁大理,不知所终
宋王朝平叛后,统治者吸取了一些教训,通过调整统治方式,以图缓解民族矛盾。如狄青释放侬智高所掠生口万余人,让其复业,以收人心;并将侬氏余部“招之内属”,“仍赐耕牛、盐彩”;⑥对民族地区采取“以民官治理之,以兵官镇压之,以诸洞财力养官军,以民丁备招集驱使,上下相维”⑦的统治方式;还减轻岭南民众的赋税,开放互市场所,选派较廉洁有为的官员,并将大批的中原人迁往壮区杂居。朝廷的以上措施,对于岭南的稳定和开发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迨至南宋末,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或反叛斗争再无发生。同时也使汉族的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得以更多地传播到壮族和其他民族居住的地区,加强了各族人民在经济文化上的联系,促进了民族地区的开发与进步
二、岭南的社会经济发展
北宋一统,南宋偏安。北方时有战事,南方基本安定。统一的政治格局和安定的社会环境,为岭南社会经济的发展又提供了新的契机。首先是南迁者空前。两宋时,北方不靖,游牧的契丹、党项、女真、蒙古族先后建立了辽、西夏、金、蒙古政权,并纷纷南下攻宋。辽军南下,至澶渊之盟稍息;金兵灭北宋后,又沿杭州、越州、明州、定海一线追击南宋高宗,至绍兴和议方息;蒙古灭金后,又用10年的时间灭南宋,其间因避战乱而逃至时局安定的岭南地区的中原之人不在少数。最后抗元的数以十万计的南宋流亡政权的臣民在陆秀夫负帝赵投海死后,大都落户于岭南沿海的州县居住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