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80岁以上高龄患者急性脑梗死36例临床分析.pdf
调查研究 《中国保健》医药论坛版 Chinese Health Care
80岁以上高龄患者急性脑梗死36例临床分析
张宇敬
(葫芦岛连山区人民医院,辽宁 葫芦岛 125001)
【中图分类号】R74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l005—2720(2008)ol一0078—02
我 人『l老龄化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成为趋势,而 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高龄组)36例,其中男19例,女17例,年龄
高龄患者急性脑梗死亦渐增多。40岁以后年龄每增加5岁,缺血 最大者96岁,平均年龄84.6岁。随机抽取同期住院≤79岁的急
性脑卒中的发牛率增加约1倍,60岁以后发病率随之以“加速度” 性脑梗死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9例,女11例,平均年龄
地增加 。现将36例高龄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如下: 63.8岁。
1 资料与方法 1.2 高龄组与对照组患者病史、临床症状及体征、并发症、头颅
1.1 一般资料:2002年l0月~2005年l0月共收治8O岁以上的 CT或MRI资料见表1、2、3、4。
表1 高龄组与对照组病史比较 例(%)
两组比较: P0.ol
表4 高龄组与对照组并发症比较 例(%) 好转37例(92.5%),恶化3例(7.5%),无死亡,两组好转与恶化
比较差异显著(P0.05)。
组别 例数 院内感染 _匕消化道出血 心功能不全 电解质紊乱
2 结果
2.1 危险因素:高龄组收缩期高血压、心房纤颤明显高于对照组
(P0.o1);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高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P0.o1);饮酒高龄组低于对照组(P0.05)。
两组比较: P0.ol
2.2 临床症状及体征:意识障碍、精神障碍、吞咽障碍高龄组明显
1.3 高龄组与对照组病例均符合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疾病
高于对照组。
会议修订的急性脑I缸管病诊断标准 J,并经头颅cT或MRI检查
2.3 头颅cT或MRI:多发性脑梗死、脑萎缩高龄组明显高于对照
证实。
组(P0.01)。
1.4 治疗与转归:两组患者人院后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予以降 2.4 并发症:院内感染、上消化道出血、心功能不全、电解质紊乱
纤、抗凝、代谢活化剂、降低颅内压等综合措施治疗。高龄组采用 高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o1)。
降纤剂,辅以抗感染、心电监护、补液、支持等治疗。高龄组好转 3 讨论
2l例(58.3%),恶化14例(38.9%),死亡1例(2.8%)。对照组 根据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特点,我们临床医生要引起
· 78· 2008年第16卷第l-期
《中国保健》医药论坛版 Chinese Health Care 调查研究
足够重视,急性期要以维特生命体征稳定为主,保持呼吸道通 【参考文献】
畅,预防院内感染,尤其是肺部感染及褥疮的发生。由于高龄 [1] 洪震,曾军,黄茂盛.缺血性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