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扬州大学烹饪学报 2008(2):25--27 Culinary Science Journal of Yangzhou University
中华饮食文化对汉语国际传播影响的研究 ‘
黄泳梅,庄 昱,林美泳,庞 杰,陈绍军
(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福建福州350002)
摘 要:对外汉语教学不仅仅是纯粹的语言教学,更重要的是应当与中华文化中的精髓——中华饮食文化结
合起来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以中华饮食文化为切入点进行汉语教学时,应树立跨文化教学观念,注意饮食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翻译处理和跨文化语用语言的失误,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使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进行
和汉语的国际传播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华饮食文化;汉语教学;国际传播
中图分类号:Ts 9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717(2008)02—0025—03
语言的传播总是和文化的传播联系在一起,对于增进国际交流和交往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许多国
家都把向世界传播本国语言放在突出地位。美国语言学家萨皮尔认为,语言是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
的[ 。英国语言学家莱昂斯认为,语言与文化具有历史的联系,语言是打开文化宝库的钥匙,离开语言
天然依赖的文化背景,难以充分理解语言本身_2』,由此可见,学习、研究语言的同时,应该而且必须学
习、研究目的语的文化,语言与文化不可分割,语言教学也离不开文化教学。对外汉语也不例外,在进行
教学时,向外国人介绍相关的中国文化的背景知识是很有必要的。
然而文化问题“是对外汉语教学界多年来,一直着力解决而一直没有解决好的问题,虽然我们一直
说要重视文化问题,但无论是在课堂教学、教材编写,还是在学术研究、学科建设上,我们对文化问题的
重视程度都远远不够[ 。突出表现为不同文化背景的冲突与教材内容陈旧、教学形式单一等等。针对
上述问题,本文以中华文化中最为灿烂、最为辉煌的组成部分——中华饮食文化为例,对中华饮食文化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以及以中华饮食文化为切入点进行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作一
初步探讨。
1 中华饮食文化对汉语国际传播的促进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属于农业文明,环顾世界,在所有的农业文明中,惟有中华文化发展得最细密、最精
致、最富有情趣。世界上再没有一个农业文明可以与她匹敌,也没有哪个民族的祖先能像中华民族的祖
先那样,在自己的饮食生活中倾注了如此多的注意力,有如此深刻的理解,如此辉煌独特的创造。中华
民族文化的这种饮食色彩不仅表现在餐桌上,更表现在她对自己食生活、食文化的深刻思考与积极创
造、孜孜探索中。中国饮食文化的辉煌发展,主要得益于饮食思想的肇基久远和内蕴丰富_4』。
1.1 中华饮食文化对汉语国际传播的促进作用是由其本身的文化底蕴决定的
在华夏文明中,饮食的确有其独特的地位。中华精神文化的许多方面都与饮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
系,大到治国之道,小到人际往来,举凡哲学、政治学、伦理学、军事学、医学以至雕刻等艺术理论、文学批
评,无不可以从饮食学、烹饪学中找到其影子,从那里借用概念、词汇甚至获得灵感I 5】。中华饮食文化
丰富而又和谐,多样而又统一,带有浓郁的中国文化的和谐色彩和宽容性。中华饮食文化的兼容并蓄思
想使中华饮食可以广泛地和有选择地借鉴吸收域外饮食文化的精华,丰富自身,形成目前博大精深的具
收稿日期:2007—11—16
作者简介:黄泳梅(1985一),女,福建闽清人,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2004级学生,从事中国传统食品文化研究;
庄 昱(1987一),男,福建福州人,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2005级学生,从事食品文化研究。
一 25 —
2008年 第2期 扬州大学烹饪学报 第25卷 总第90期
有中国鲜明特色的中华饮食文化。无怪乎伟大的革命家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说:“中国近代文明
进化,事事皆落人后,为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文明各国所不及。中国所发明之食物,固大胜于欧
美。而中国烹调法制精良,又非欧美所可并驾……昔日中西未通世以前,西人只知烹调一道,法国为世
界之冠。及一尝中国之味,莫不以中国为冠矣。”l6J这也正是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