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教师自我效能与教学行为的关系-实征取向的分析 - 国北教大教务处.pdf

教师自我效能与教学行为的关系-实征取向的分析 - 国北教大教务处.pdf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师自我效能与教学行为的关系-实征取向的分析 - 国北教大教务处

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第十四期(九十年九月)109~140 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109 教師自我效能與教學行為的關係 -實徵取向的分析∗∗ ∗ 孫志麟 摘 要 教師思考研究的基本假定是:教師的教學行為取決於教師對教學所持的信 念。此種連結信念與行動的主張,是晚近教學研究領域中的重要課題。不過,國 內有關這方面的研究,在理論與方法上仍未成熟。至於教師信念與教學行為關係 的本質,以及教師信念影響教學行為的可能機制,也有待澄清。教師自我效能是 教師信念的核心,意旨教師對個人教學能力的判斷。高、低自我效能的教師,對 學生學習和學校教育的看法不同,所展現出來的教學行為亦有差異。本研究探討 教師自我效能與教學行為的關係,並檢視二者之間的因果模式。研究策略是採取 實徵取向的研究途徑,研究對象是 415 位國民小學教師,研究工具包括:「教師 自我效能量表」和「教學行為調查表」。調查所得資料,以相關係數和線性結構 模式統計方法進行分析。研究發現:教師自我效能與教學行為呈正向相關,但關 聯強度不高。此外,教師自我效能和教學行為之間的連結模式未獲得支持,實際 資料無法證實教師自我效能是否真正會影響教學行為。換句話說,教師自我效能 與教學行為的關係,只是相關而沒有明顯的因果推論。這些發現擴展了教學研究 的知識基礎,一方面對教師思考研究的基本假定提出質疑,認為信念不一定會影 響行動;另一方面也說明了教學歷程的複雜多變,不易推斷其中的因果關係。最 後,本研究也論述此項發現在師資培育上的意涵,並對後續研究提出建議。 關鍵字:教師自我效能、教學行為、信念與行動的連結、因果模式 ∗∗本文係國科會補助專案「信念與行動之連結:教師自我效能對教學行為的影響」(NSC 89-2413-H-032-011-S)之部分內容,特此感謝國科會對於學術研究工作的支持。 ∗ 孫志麟:初等教育學系助理教授 110 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第十四期 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第十四期(九十年九月)109~140 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111 教師自我效能與教學行為的關係 -實徵取向的分析∗∗ ∗ 孫志麟 壹、研究動機與目的 台灣教育改革的熱潮一波接著一波,不斷地更新、前進,無論政府部門、民 間團體或社會大眾,對教育都寄予深切的期盼與要求。然而,任何教育改革方案, 最後還是要由教師來執行。教育改革的動力在教師,教育品質的關鍵也在教師。 教師是班級教學的靈魂人物,對學生學習的影響是無庸置疑的。因此,成功的 教育改革,必須審視教師在教育改革過程所扮演的角色,而前提在於瞭解教師對 教育所持的信念,並探究教師信念與行動的關聯。 有關教師與教學的研究,傳統上受到行為主義研究派典的影響,往往偏重教 學行為的探討,缺乏對教師信念作深層的理解,因而無法深入瞭解教師認知的歷 程及其作用。其後,隨著認知心理學的盛行,研究者逐漸重視教師內在認知歷程 對教學行為的影響,認為教師的教學行為與教師教學前、中、後的思考有關。於 是,教師信念便成為教學研究關注的焦點(林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