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实业教育的特点及其历史评价.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oO8 3 职业教育史料 清末实业教育的特点及其历史评价 孙 苹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81) 圣瞿i慰 萎耋歪 臻 篓蕈 要倡导者_之一张謇解释说:“实 生与发展对社会生产、教育模式以~tA 4f]的思想 始寻求新的救亡之道,以康有 领域.实际上实业即泛指国民经济.但重点在农、工、商。实业教 商、矿、林等实用人才。甲午战争以后,清政府允许民间设厂,官 育源自英语中的“industrial education”,本义为“工业教育”.经 办企业与民办企业的数量均有大幅度增长.规模与技术含量都 日本转译为“实业教育”。在我国是指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 有所提高。对实业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扩大。于是,1896年后,南 初为农业、工业、商业、矿冶、铁路等物质生产部门培养专门应 京储才学堂、江西高安蚕桑学堂、杭州蚕学馆先后创办,不过这 用人才的教育。1902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第一次承 些实业学堂带有明显的自发性质。“百日维新”期间,清廷下诏 认实业教育的合法地位,1922年,“壬戌学制”中正式以“职业教 要求各地筹设农务、茶务、蚕桑乃至铁路、矿务等实业学堂,兴 育”取代“实业教育”。实业教育伴随着西学东渐的大背景逐步 办实业教育有了政策依据,成为自上而下的政府行为,一些官 在中国生根发芽.它的产生标志着中国教育由传统教育向注重 办实业学堂相继得以创办.实业教育得到初步发展。 实用的近代教育的转变,是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教育的 实业教育的长足发展(清末新政时期) 1901年,丧权辱国 一 大亮点.也是近代职业教育产生的前奏与先导。纵观近代实 的《辛丑条约》签订,中国的半殖民地地位最终形成。为了缓和 业教育.总结经验教训,可以为今日职业教育之借鉴。 国内外矛盾。维护风雨飘摇的统治,惊魂未定的清政府被迫于 实业教育的发展历程 1901年 1月29日在西安颁布变法上谕:“世有万祀不易之常 实业教育的萌芽 (1862—1902年洋务运动时期) 从 1862 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大抵法积则蔽.法蔽则更,要归于强 年(清同治元年)洋务派创设北京同文馆开始,至 1902年(清光 国利民而已。……总之法令不更.锢习不破,欲求振作,当议更 绪二十八年)颁布《钦定学堂章程》建立实业教育制度,可谓近 张。”并把“求才”作为重要的任务,令各大臣对“如何而人才始 代中国实业教育的萌芽期。两次鸦片战争击碎了清王朝唯我独 盛”“各举所知,各抒所见”。同年 12月,清政府又发布谕旨,称 尊的梦幻.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和“数千年未有之强敌”。 “兴学育才.实为当今急务”。对人才的急切需求,促使清政府急 一 部分头脑清醒的封建士大夫继承和发扬经世派的传统.求教 迫地改革教育制度。清末新政时期是各种新式教育空前发展的 于西方异质文化。开始了一场持续30年之久的改革开放运动。 时期,作为新式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实业教育也得到了快速 对外交往日益频繁、造船制械、操练新军、通商、设厂、开矿、筑 发展。科举制的废除、“壬寅学制”与“癸卯学制”的颁布以及学 路、开办电报等等.所有这些新式事业的举办都呼唤着新式人 部的成立都为实业教育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到 1909年,全国计 才.而这些是饱读“四书五经”却对自然科学知识几乎一无所知 有高等农业学堂5所,学生 530人,中等农业学堂 31所,学生 的传统封建士子所不能胜任的。于是,在洋机器、洋设备被引进 3226人.初等农业学堂59所。学生 2272人;高等工业学堂 7 的同时,造就适应时代需要、掌握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军事知 所.学生 1136人,中等工业学堂10所,学生 114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