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类观点与撰作时机论司马迁〈报任安书〉的表.PDFVIP

从文类观点与撰作时机论司马迁〈报任安书〉的表.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文类观点与撰作时机论司马迁〈报任安书〉的表

臺大文史哲學報 第八十一期 20 14年11月 頁 1 ~ 3 2 臺 灣 大 學 文 學 院 DOI: 10.6258/bcla.2014.81.01 從文類觀點與撰作時機 論司馬遷〈報任安書〉的表述特性 李 錫 鎮∗ 摘 要 歷來關於〈報任安書〉的評論,褒讚者固然很多,質疑而持保留態度 者亦有之,若從文類觀點考察其見解,對這篇書信的關注層面顯然多有不 同,細加究詰,將可發現仍有許多應當探討的問題。 本文首先針對歷來的解釋與評價重新加以檢討,以揭示論題,進而緊 扣書信內容及表述方式,就其指稱意向與結構特性,分別討論書信的撰作 時機、書信收受者的閱讀反應,並參照相關的政治事件,說明司馬遷有其 書寫策略之講究,〈報任安書〉不僅存有暗含的意義,亦有其特定的表述 目的。企盼藉由此篇書信較為整全的認識,有助於澄清問題,並給予作者 更合理的評價。 關鍵詞:司馬遷 〈報任安書〉 文類觀點 撰作時機 表述特性 103.01.03 收稿,103.07.16 通過刊登。 ∗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2 臺 大 文 史 哲 學 報 一、前言 〈報任安書〉是研究司馬遷與《史記》極為重要的史料,現今所見,最早 載錄於《漢書.司馬遷傳》。此篇書信在文學史上評價甚高,劉勰《文心雕龍. 書記》列入西漢名篇之一,蕭統《文選》「書」類亦選錄其文。這些時代較早 性質各異的文史典籍,或具體保存了書信文本,或提供若干外緣的背景線索, 或是對作者與作品概要地評斷,不僅構成後世討論的立基,也深刻影響到相關 議題的思考角度。歷來關於 〈報任安書〉的評論,褒讚者固然很多,質疑而持 保留態度者亦有之,如果從文類觀點考察其見解,對於書信文本的關注層面顯 然不同,細加究詰,可以發現仍有許多應當探討的問題。本文首先試作提問, 以便揭示論題,再逐步求證索解,企能促進文本的重新認識,並給予作者較合 理的評價。 二、論〈報任安書〉的解釋與評價 《漢書》與《文選》收錄〈報任安書〉,詳略有別,少數字句亦異。如最 明顯的是,《文選》所載書信有首尾兩句:「太史公牛馬走司馬遷再拜言」, 「謹再拜」;其次又有「上計軒轅,下至于茲,為十表,本紀十二,書八章, 世家三十,列傳七十」共二十六字,《漢書》皆無。1 《漢書》司馬遷本傳之內 容,一前一後輯錄《史記.太史公自序》與〈報任安書〉,組綴成文。2若與《史 記》原書比較,3班固引〈太史公自序〉已有刪節,如刪去「昔西伯拘羑里,演 《周易》」至「故述往事,思來者」數句;而採錄「上記軒轅,下至於茲,著 十二本紀……作十表……作八書……作三十世家……作七十列傳」一段,內容 詳於《文選》所錄書信。又對照《漢書》與《文選》所錄的〈報任安書〉,均 有「蓋西伯拘而演《周易》」至「故述往事,思來者」一段。4僅就以上文例來 1 丁介民云:「案《漢書》暨《北堂書鈔》卷九十七、《藝文類聚》卷二十六所引, 皆無此二十六字。疑《文選》此文蓋後人妄加者。」見丁介民,〈司馬遷報任安書 斠詁〉,《大陸雜誌》第35 卷第4 期(1967 年8 月),頁20 。類書或據《漢書》, 言《文選》有之,為後人妄加,惜無實證。 2 漢‧班固,〈司馬遷傳〉,《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83 ),卷62 ,頁2707-2738 。 3 漢.司馬遷撰,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太史公自序〉, 《史記》(臺北:宏業書局,1972 ),卷130 ,頁3285-3323 。 4 參梁‧蕭統,《文選》。按《文選》三十卷本原貌今已不能確知,李善注、五臣注 從文類觀點與撰作時機論司馬遷〈報任安書〉的表述特性 3 看 ,可知司馬遷所撰〈太史公自序〉與〈報任安書〉 ,表述之語句有重疊;班 固兼採,為避免繁複,遂作取捨,故所錄書信並不完整。《文選》晚於《漢書》, 卻未必較不可靠,其選文當非依據《漢

文档评论(0)

jyf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53235235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