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春秋学图籍、学者及其演变态势.pdfVIP

汉魏春秋学图籍、学者及其演变态势.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8年5月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Mav 2008 第3期 Journal ofAncient Books Collation and Studies No3 汉魏春秋学图籍、学者及其演变态势 黄觉弘 摘要:本文考定汉魏春秋学图籍、学者之数,制成 汉魏春秋学图籍一览表 、《汉魏春秋学演变折线图 、 汉 魏各派春秋学者一览表 及 汉魏各派春秋学者演变折线图》。从诸图表可以看出,汉魏时期春秋学之演变态势有 如下显著特点:公羊派在整个两汉时期都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三国时期则由盛转衰;谷梁派在西汉时期有一定 地位,东汉三国时期则一直衰微;两汉时期左氏派呈上升趋势,至三国时期遂形成压倒优势,与公羊、谷梁二派 均告衰微形成鲜明对比。 关键词:汉魏;春秋学;图籍;学者 中图分类号:K225.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017(2008)03—0021—08 一 、 汉魏春秋学图籍 《汉书·艺文志》说: 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君举必书,所以慎言行,昭法式也。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 ,言为 尚 书》,帝王靡不同之。周室既微,载籍残缺,仲尼思存前圣之业,……据行事,仍人道,因兴以立功,就败 以成罚,假日月以定历数,藉朝聘以正礼乐。…… 春秋 所贬损大人当世君臣,有威权势力,其事实皆 形于传,是以隐其书而不宣,所以免时难也。及末世口说流行,故有 公羊 、 谷梁 、 邹 、 夹 之 传 。 四家之中, 公羊 、 谷梁 立于学官,邹氏无师,夹氏未有书。 这是对孔子作 《春秋》之缘起,开创孔门春秋学及后学门派分立情况的简要概述。就班固所论,春秋学以 其性质实际上分为两大派系。在孔门春秋学产生之前,《春秋》本已具在,但乃史官所职,所重在其事。而 孔子作 《春秋》后,春秋学始大别于往昔。孟子说:“晋之 《乘》、楚之 《祷杌》、鲁之 《春秋》,一也:其 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孔子日:其义,则丘窃取之矣。” 孟子分别了春秋学中“事”与 “义”的不 同。萧楚《春秋辨疑》卷一曾说春秋学有经、史归趣的不同。皮锡瑞也认为:“须知孔子所作者,是为万世 作经,不是为一代作史。经史体例所以异者,史是据事直书,不立褒贬,是非自见。经是必借褒贬是非, 以定制立法,为百王不易之常经。” 也就是说,自孔子后,春秋学实际上存在着两种性质有所不同的派别: 经义派和史事派,也即是后世目录中经部春秋类和史部的区别。 后世对 《汉书·艺文志》著录 《国语》、《史记》等书入春秋类,颇有论说。阮孝绪 《七录序》说:“刘 氏之世,史书甚寡,附见 《春秋》,诚得其例。” 此后学者多宗此说。如曾朴 《补后汉书艺文志叙录》说: ① 班固 《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715页。 ② 赵岐注,孙爽疏 《孟子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147页。 ③ 皮锡瑞 《经学通论》,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4页。 ④ 道宣 《广弘明集》,四部备要本,第26页。 收稿日期:2007—04—09 作者简介:黄觉弘 (1970一),湖北石首人,文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后 (在站),江汉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主 要从事先秦汉魏文献与文学研究。 · 2l· “汉时史家流派大略粗具,惟椎轮之始,作者尚妙,不能自立蘸类,故班志分隶 《尚书》《春秋》各类。”①姚 名达说:“书少不能成一类者,附入性质相近之类。例如春秋家之后,附录《国语》二十一篇,……《汉大 年纪》五篇。此等史书未必概为春秋家学,亦非皆为编年体裁。盖以秦火之后,诸侯史记多扫地以尽,向、 歆校书时,史书甚少;因其性质近似 《春秋》,故附列入春秋家之后耳。”②这是对阮孝绪之说的具体说明。 此说不可谓无识,然所见犹偏。所识者在于,史部由春秋学之一派演变成四部之浩瀚一部,史书的大量增 多确实是很重要的原因。如高似孙 《纬略》卷九称刘孝标注 《世说新语》“引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