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班幼儿自主游戏中的环境创设
摘 要:皮亚杰说:“儿童的认识发展在其不断地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获得。”环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社会、心理条件的综合体。以幼儿为中心的早期儿童教育方案认为:环境是课程的基本构建物;生态心理学家使用“环境压力”来表述,在环境设置下工作面临的力量,?@种力量塑造人们在这个环境下的行为等。研究表明环境的不可或缺,可见环境的重要性。
关键词:小班幼儿;自主游戏;环境创设
在课改的大背景下,需重视环境育人,要创设出和教育相适应的环境,提供给幼儿大量的活动和表现的机会,让幼儿在自主游戏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动地发展,通过投放丰富的、适宜的操作材料,激发幼儿探索、思考、想象和创造等优秀品质。
一、环境满足不同个体的需要,让幼儿自主选择
在创设小班幼儿自主游戏过程中,通过创设多主题、多内容的游戏环境来满足小班幼儿的个体需求,给予他们充足的选择余地。在开学初期的主题活动中,结合幼儿的已有经验,我们班创设了“娃娃家”的角色区,适合小班幼儿的主题环境,我把“娃娃家”里设计了漂亮的玄关,安装了油烟机、热水器、洗手台、淋浴喷头,摆放了可以睡觉的小床,以及好多小娃娃……这些对于小班幼儿来说能在日常生活看到,比较熟悉、亲切,容易产生共鸣,幼儿进入这样的环境就容易被深深地吸引。他们自主选择不同的角色扮演方式,在生动、具体、直观的环境中尽情地游戏,快乐地与环境互动着。
二、环境隐去权威至上的尴尬,让幼儿自我游戏
多环境、多主体的内容能让小班幼儿更自主游戏。在“香香牛奶棚”中,每天幼儿都会记得去游戏中喝牛奶,让香蕉妈妈亲亲、抱抱。有一位幼儿每天都是第一个,他说:“我要让香蕉妈妈第一个亲亲我。”有幼儿说:“喝完牛奶我要擦擦嘴,这样香蕉妈妈就会亲我。”幼儿自然而然地模仿、扮演生活中的角色,习得生活技能,再现自己的生活经验。在“春天小花园”的主题中,幼儿用自己的小手装扮着魅力的花园――绿枝条、高梧桐树叶、精美盆栽,吟唱着儿歌“柳树娃娃”、歌曲“小燕子”……宽松、和谐、生动的环境充分激发了幼儿游戏的愿望。在自主化的游戏环境中,创设的游戏环境充分隐去了权威至上的尴尬,幼儿在游戏中可以充分展示
自我。
三、环境结合季节、节日,让幼儿直接体验
在创设小班幼儿的游戏环境时,我力求游戏环境让幼儿有直接的体验。正如陈鹤琴所说的:“环境的布置也通过儿童的大脑和双手。通过儿童思想和双手所布置的环境可使他们对环境中的事物更加认识,也更加爱护。只有亲身经历过,才会有最真切的体验。”
在“冬天不怕冷”的主题活动中,一场冬雪引起了孩子们的浓厚的兴趣。有的说:“下雪天,可以去滑雪。”有的说:“雪白白的可以玩打雪仗了!”有的说:“我看到过滑雪的。”“那你们想不想在我们教室里也开个滑雪场?”话音刚落,孩子们就兴奋不已。“开个滑雪场需要什么呢?”他们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有的说:“滑雪手上要拿两根棒。”有的说:“要穿很厚很厚的衣服。”有的说:“脚上还要踩滑雪板。”幼儿的话语听起来令人兴奋,在他们小小的心里竟藏着那么多秘密。师生一起观看了“滑雪”的视频,进一步丰富幼儿这方面的知识经验。第二天,不少幼儿就从家里带来了各种替代品。在紧锣密鼓地准备之后,我们班滑雪场游戏轰轰烈烈地展开了。滑雪场的游戏每天都吸引着不少幼儿去游玩。
只要我们读懂小班幼儿的心理,了解他们的需求,让小班幼儿有直接的体验,这样他们也能在丰富多彩的环境中游戏!
四、环境有一定的可变性
在幼儿游戏环境的创设中,我们班的环境不是一成不变的,我充分利用教室的各个空间来设计幼儿游戏的环境,也在不停地调整着环境布局。陈鹤琴先生说过:“怎样的环境就得到怎样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倘若游戏环境始终保持原状,不但会使幼儿游戏兴趣减弱,更不利于幼儿创新意识的培养。在“可爱的小动物”的主题中,我就把幼儿的游戏环境改变了一下。我将教室的一扇门变成了一颗“小动物家的树”,这棵树上住着几个动物,而孩子们要到小动物家去做客时,就必须根据门洞上“魔法妹妹”的提示,给不同的小动物送不同品种、不同数量的礼物。调整过后,我发现这棵奇妙的树每天都吸引着不少幼儿前去送礼物。通过这样的调整后,不仅激发了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同时也锻炼了幼儿细致的观察力能力。正是由于游戏环境的可变性,才能得到小班幼儿的关注,他们才乐意与这种环境互动!
总之,我们要尽可能让环境与幼儿游戏互动;让环境成为一种有生命力的教育要素;让环境使幼儿活动具有自主性和能动性;让环境为发展幼儿能力、提升情感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施玉洁.浅谈幼儿园的环境创设[J].学周刊,2016(34).
4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