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厢记》中红娘形象及《第十二夜》中Maria形象比较_0
《西厢记》中红娘形象及《第十二夜》中Maria形象比较摘 要:王实甫的《西厢记》和莎士比亚的《第十二夜》都是文学史上不朽的名作。两部戏剧分别塑造了一个光彩照人的丫鬟(侍女)形象:红娘和玛利亚。他们虽然社会地位低于主人但是才智却更胜一筹。但是由于剧本结构以及作者写作意图的不同,两个人物除了相似点以外更多的是不同之处,本文将比较分析这两个人物的相似点及不同点。
关键词:红娘 玛利亚 性格特点 剧本结构 人物用途
在文学史上,王实甫和莎士比亚都是当之无愧的戏剧大师。二位作家在他们的作品中都塑造了很多栩栩如生的形象。王实甫和莎士比亚这两位处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度里的剧作家,笔下的人物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如《西厢记》中的红娘和《第十二夜》中的玛利亚,这不免让人称奇。但是由于不同的剧情,人物设置的差异以及故事结构上的差别,使得这两个人物在具有相似之处的同时也有许多不同点。本文将通过对红娘以及玛利亚两个人物的比较,分析这两个角色身上的相似点以及不同之处。
首先比较相同点:
一、聪明伶俐,眼光独到。
在《西厢记》中,随处可见红娘所表现出的聪明伶俐。在“赖婚”一折当中,红娘问莺莺,夫人既然“敢著小姐和张生结亲呵,怎生不做大筵席,会亲戚朋友,安排小酌为何?”虽然莺莺对母亲的行为向红娘作出解释,但是在此难免会对张生与莺莺的爱情之路是否顺畅有些担忧。果然事情的进展不幸被红娘言中。后来夫人的确以老相国在世时已经将女儿许配给自家侄儿为由拒绝履行之前许下的“若能破敌必将莺莺妻之”的诺言。看到夫人意料之中的反悔,我们不得不承认在认识这桩婚姻的难度上面,红娘比张生和莺莺都来得清醒。正是由于对事情的发展在事先有了认识,所以当张生面对悔婚的打击之后欲自寻短见之时,遭到了红娘的严厉斥责,同时红娘也宽慰他说:“你休慌,妾当与君谋之。”于是便出现了引莺莺月夜听张生抚琴表真心的主意。
与红娘一样,玛利亚也有着识人的独到眼光。她之所以捉弄奥丽维娅的管家马伏里奥,除了由于马伏里奥斥责了她所倾心的托比爵士,更重要的是由于她讨厌马伏里奥的那种自命不凡的虚荣心和假正经。这个表面看起来清心寡欲、一本正经的人物,玛利亚却一语道破了其本质:“他是个鬼清教徒,反复无常、逢迎取巧是他的本领;一头装腔作势的驴子,背熟几句官话,便倒也似的倒了出来,以为自己真了不得,谁看见都会爱他。……”
二、大胆泼辣。
在《西厢记》最后一本中,郑恒上场争婚,他讽刺张生穷酸饿醋,白衣饿夫穷士,又夸耀自己的出身。红娘言语犀利痛骂郑恒,说道:“他凭师友君子务本,你倚父兄仗势欺人。你值一分,他值百十分,萤火焉能比月轮?”君瑞是君子清贤,郑恒是小人浊民。
同样,面对自命不凡,仗势欺人的管家马伏里奥,玛利亚也想出了惩治的办法。玛利亚模仿小姐的笔迹写了一封信,让马拾到,误认为小姐爱上了他。信中提到了几句“有的人是生来的富贵,有的人是挣来的富贵,有的人是送上来的富贵。”对他颇具诱惑,果然使得伪君子上当,按照信中所说的,他穿着小姐最讨厌的黄色袜子,打上小姐最讨厌的十字袜带,面带笑容向满心哀愁的小姐走来。结果小姐吓得花容失色,把他关进了黑屋子。最后马伏里奥的求爱只能以失败告终。
三、促进戏剧情节发展,助衬托其它人物个性的发展。
《西厢记》情节单纯,结构严谨。全剧主要写了张生与莺莺的爱情故事,从他们一见钟情,私定终身,被迫分离到最后团圆。而红娘这个角色的设置对戏剧情节的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红娘在张生与莺莺从爱情到婚姻的发展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担任了一个帮助者的角色。在老夫人“赖婚”以后是红娘安排莺莺月下听琴,崔张二人互诉衷肠。又是红娘替二人传书递简,才能使剧中二人感情进一步发展最后互定终生。在“拷红”一折当中也是红娘义正辞严地斥责老夫人背信弃义在先,从而引出了本剧中的一个高潮。最后当郑恒出场来争婚时,也是红娘将其数落嘲讽一番。所以在《金圣叹批本西厢记》中,金圣叹会评道“譬如文字,则双文(莺莺)是题目,张生是文字,红娘是文字之起承转合”;“譬如药,则张生是病,双文是药,红娘是药之炮制”。在衬托人物方面,红娘这个角色也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描写张生见到红娘,只见她“大家举止端详,全没那半点儿轻狂”。金圣叹在此点评说:“今写侍妾尚无半点轻狂,即双文之严重可知也。”“以明侍妾早是一位小姐矣,其小姐又当何如哉?”通过描写身为丫鬟的红娘的端庄举止,衬托出身为大家闺秀的崔莺莺该是多么的不同一般。在《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有一段红娘在崔张二人在遭遇赖婚之变之后的唱词,“憔悴潘郎鬓有丝,杜韦娘似旧时,带围宽清减了瘦腰肢。一个睡昏昏不待观经史,一个意悬悬懒去拈针指;一个丝桐上调弄出离恨谱,一个花笺上删抹成断肠诗;一个笔下写幽情,一个弦上传心事:两下里都一样害相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