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矫正治疗对住院抑郁症患者焦虑治疗效果研究.docVIP

行为矫正治疗对住院抑郁症患者焦虑治疗效果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行为矫正治疗对住院抑郁症患者焦虑治疗效果研究

行为矫正治疗对住院抑郁症患者焦虑治疗效果研究【摘要】 目的 研究行为矫正治疗对住院抑郁症病人焦虑的缓解效果。方法 将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在我院住院符合入组标准的病人进行分组,对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给予行为矫正治疗,比较两组焦虑情况。结果 在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行为矫正缓解焦虑作用优于单纯的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结论 在抑郁症病人住院治疗过程中应当给予行为矫正治疗缓解病人焦虑情绪。 【关键词】 行为矫正治疗;抑郁症:焦虑 【中图分类号】 R749.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8231(2011) 08-0701-01 抑郁症病人临床特征是情绪低落,部分病人伴有明显的焦虑。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抑郁症病人健康知识水平普遍低下,不进影响病人对治疗护理的依从性,还直接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增加病人的复发率、自杀率。笔者通过对30例抑郁症病人实施行为矫正,试图缓解病人的焦虑程度改善睡眠质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入组病例均为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在我院住院的病人,符合CCMD-3抑郁症的诊断标准,汉米尔顿抑郁量表(HRSD,17项)评分≥17分,排除心、肝、肾等严重躯体疾病及药物过敏者、癫痫、青光眼、前列腺肥大者。病人均伴有焦虑症状,HAMA评分均≥14分。入选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18~77(43.5±7.5)岁,病程3个月到11年(3±0.41)年;对照组30例,男13例,女17例,年龄20~75(41.0±6.2)岁,病程3个月到10年(3±0.75)年。两组病例性别、年龄、病程、治疗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病人均应用赛乐特20~30mg每天进行治疗,不附加其他抗抑郁、抗焦虑及抗精神病药物,两组病例用药量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方法 1.2.1实施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以下干预措施:①心理干预 由专人进行入院指导,介绍病室环境和设施,帮助病人尽快熟悉住院环境。多与病人沟通,倾听病人心声,解决实际问题。评估病人心理状态,针对病人的焦虑、紧张、恐惧、烦躁心理,分析原因,加强心理疏导。发放《抑郁症知识简介》,帮助病人改变认知结构,缓解紧张情绪。讲解焦虑、紧张可引起睡眠障碍或胃肠道不适及其他躯体症状,并告知病人缓解方法,包括放松疗法,注意分散,音乐治疗,暗示和催眠等。与病人交流讨论及训练,1~2次/日,每次20~30分钟。指导病人放松躯体和精神,做深呼吸和肌肉松弛训练,保持愉快的心态及自然舒适的卧位,运用意向对话引导病人摆脱焦虑、紧张意境,促进病人入睡。②行为疗法 鼓励病人用豁达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待生活,提高病人对社会、家庭的主观能动性。让康复病人现身说法,2~3次/月,增强病人的信心,促进康复。③工娱疗法 由专职护士组织病人在活动室进行绘画、剪纸、下棋、打扑克及乒乓球、唱歌、跳舞等活动,转移病人的注意力,4~5次/周。④健康教育 知识讲座1次/周,由专职护士向病人讲解本病的相关知识,是病人及家属了解诱发本病的危险因素,避免不良因素的刺激,注意保持学习、工作、生活环境中协调、融洽的人际关系,增强心理防御能力。 1.2.2评价方法 采用汉米尔顿焦虑评定量表(HAMA),分别与干预后1、2、4、6周末进行评定,比较两组焦虑情况。 1.2.3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t检验及x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 2结果 HAMA评定结果分析 表1两组HAMA各周评分比较(x±s) 由上表可以看出,两组在干预后的第1周末HAMA总分均降低,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 1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